05:09
井岡山斗爭歷史,是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兩年零四個月,可分 三個階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階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階段,堅持井岡山斗爭階段。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階段(1927. 10—1928. 2)。1927年,由于陳獨秀 “左”傾投降主義的錯誤領導,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受失敗,共產從6萬 多人減少到1萬多人。
1927年8月7日,黨中央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湖南省委根據這一方針討 論制定了秋收起義暴動計劃,成立了前敵委員會和行動委員會。毛澤東和易禮 容分別為書記。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 前敵委領導下開始攻打長沙。總指揮盧德銘,師長余灑度,全軍4個團5000余 人。由于叛徒告密,敵強我弱,紅軍傷亡大,到文家市時只剩下2000余人。
19 日毛澤東在文家市召開前敵委員會議,決定“向萍鄉退卻”,向井岡山進軍。這 樣,既保存革命力量,又變被動為主動,使部隊由城市轉向農村。29日部隊到達 永新三灣時不到千人,當時前委的態度是“要求留的歡迎,要求走的歡送”。部 隊進行改編,經過三灣改編,由一個師縮編成一個團,僅剩下700余人。部隊何 去何從?在這個關鍵時刻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反復調査研究,決定上井岡山 安家,建立革命根據地,并與袁文才、王佐地方武裝取得聯系。
10月3日,前委 在寧岡古城召開了擴大會議,討論確定對袁、王綠林武裝采取團結改造的方針, 將其納入革命隊年之中。為了打消袁王的種種顧慮,毛澤東親自前往茅坪大倉村會見袁文才,并主動贈送他104枝槍,袁很感動,回贈了工農革命傘1000多 塊銀元。
10月24日,王佐騎馬到雙馬石迎接毛澤東到大井,接受了毛澤東給的 70枝槍,他回贈了工農革命軍500擔谷子。為了進一步取得袁王的信任,毛澤 東派何長工到王佐部隊,采取誘敵深人的辦法,殺了王佐的死對頭尹道一,王佐 髙興地說:“我信服毛委員,信服共產黨。”
1928年2月,袁、王綠林武裝在寧岡大 隴朱家祠受編,番號為工農革命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團,團長袁文才,副團長王 佐,黨代表何長工。工農革命軍在湘贛邊界艱苦奮斗近半年時間,先后攻克了 茶陵、遂川、寧岡等縣城。1927年11月成立了茶陵縣工農兵政府(主席譚震 林);1928年1月成立遂川縣工農兵政府(主席王次淳);
1928年2月成立了寧岡縣工農兵政府(主席文根宗),重建了寧岡縣委、永新縣委、遂川縣委、茶陵縣 委等。割據區域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35000人。茶陵、遂川、寧岡三縣紅色政 權的建立,標志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