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圩場,是農村商品交換的場所。農民通過趕圩,出售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換回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工業品和日用品;同時通過圩場這個渠道,既可以把農產品和土特產品輸往城市,溝通城鄉之間、工農業之間的經濟聯系。可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之前,邊界地區的圩場完全操縱往土豪劣紳手上,他們殘酷剝削廣大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群眾,搜取高額利潤。為了 反對地主劣紳的封建剝削,充分發揮圩場在粉碎敵人經濟封鎖,解決根據地經濟困難中的作用,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在創建根據地、建立紅色政權的同時,開展了改造圩場、開辟紅色圩場的斗爭。
恢復草林圩場。1928年1月,工農革命打下遂川縣城后,毛澤東同志率領工農革命軍戰士來到草林。草林圩上的土奈劣紳聽到風聲,趕忙關閉店門,疏散財物,收拾金銀細軟,逃往南昌、贛州、上饒等地。他們在逃跑前還散布種種謠言,誣蔑工農紅軍,并不給紅軍做生意。
整個草林圩場冷冷清清,農民挑來的貨賣不出去,家里急需要買的生活日用品買不到,群眾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為 了狠狠打擊和徹底孤立土雜劣紳和奸商的罪惡活動,打開草林圩場的局面。工 農紅軍在毛澤東同志的直接領導下采取一系列措施:
1.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建立紅色政權。紅軍來到草林,分散到圩場和附近農村,廣泛發動群眾,宣傳毛澤東同志親自制定的保護中小商人的政策,揭辦土楽劣 紳和奸商的陰謀詭計,鼓勵中小商人開門做生意。有的在圩場上貼布告,布的走 門串戶,訪貧問苦進行口頭宣傳,有的用紅土和石灰水在墻上寫標語:“紅軍適無 產階級的隊伍”,“紅軍打土豪不打窮人”,“保護中小商人做買賣”,“取消苛捐雜稅”,“公買公賣”等標語口號。幾天時間,草林區成立了工農政府,農民協會,婦女協會,并組織了 600多人的赤衛隊。這使整個草林區迅速掀起了以廢偵毀約、打 土豪、分浮財為主要內容的年關斗爭,草林發生了翻天擬地的變化。
2. 打土豪,砸稅卡,奪回圩場領導權。毛澤東同志首先下令打掉地主土雜劣紳的反動武裝——靖衛團,發動群眾狠狠打擊大土豪,還砸掉了通往圩場路上的層層稅卡,取消了一切苛捐雜稅。這些行動深得廣大農民和中小商人的擁護,激發了他們參加圩場貿易的積極性。
3. 執行黨的政策,保護中小商人。毛澤東同志十分重視團結、教育和爭取中小商人。他們在草林期間,親自找貧苦農民和中小商人談心,了解圩場悄況, 耐心教育中小商人,并在萬壽宮召開了群眾大會,號召廣大農民群眾和中小商人團結一致,打土豪、分田地,反復闡明了保護中小商人的政策,鼓勵中小商人做生意。還對中小商人采取了保護政策,對他們的財產,一粒鹽、一寸布也不 動,不罰款,不抽稅,允許他們自由貿易,合法經營,使之有利可圖。
4. 建立大隴紅色圩場。大隴位于原寧岡縣南面,離遂川縣、茶陵都較近,是開設圩場的一個好地方。為了發展根據地經濟貿易,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 1928年6月,毛澤東同志批示要在大隴開辦紅色圩場。要求專人負責籌辦,從速完成。隨即,大隴成立了圩場籌建委員會。并規定農歷二、五、八為逢圩曰。 大隴紅色圩場相比草林圩場有新的特點:政府管理圩場、領導圩場。大隴紅色圩場直接由大隴區工農兵政府管理,成立了相關的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圩場的貿易活動,處理圩場上出現的問題,大隴區工農兵政府還組織人員,對外來趕坪的群眾和商人做宣傳工作,宣傳我黨保護中小商人的政策,鼓勵他們來根據地做生意,這對活躍根據地圩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許多客商從白區趕到紅區。他 們從茶陵、酃縣、遂川等縣,冒著生命危險,翻山越嶺,想盡一切辦法,把食鹽、布匹、西藥等根據地缺少的物資偷運到大隴圩場來,有力地援助了根據地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