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井岡山下的東南面,有一座富有濃厚湘贛邊界建筑風貌特色的古鎮——龍 市。80多年前,毛澤東、朱德同志率領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兩支部隊在這里勝利會師。
龍市,是井岡山斗爭時期重要的根據地。在八角樓的桐油燈下,毛澤東同志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光輝著作。在龍市的會師橋、 建軍廣場,毛澤東同志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和朱德、陳毅同志率領的部分南昌起 義部隊勝利會師,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武裝力量。 在龍市內至今還保留著革命舊居舊址70多處,其中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的有10余處。
過去的龍市,是一個交通閉塞、建筑落后的山鎮。歲月如流,物換星移。如 今的龍市,成了一座嶄新的山城。一條寬達20余米的中心街道橫貫南北,兩邊 的梧桐樹和華燈并排伸展,街上人來車往,熱鬧非常。
中外聞名的井岡山會師橋橋頭,景色壯觀。首先映人人們眼簾的是“井岡山會師紀念碑”八個鎦金大字。碑身用大理石鑲嵌而成,流金溢彩。寬闊的廣 場四圍,華燈盞盞,水磨石砌就的花壇內,冷杉吐翠,海棠泛紅。站在紀念碑下或會師橋頭,舉目眺望,龍市新姿盡收眼底。
從會師橋西行,穿過會師廣場和烈士紀念堂,便是著名的“龍江書院”。這 座樓閣相連、飛檐畫棟的古老書院,是毛澤東同志首次見朱德同志的地方,同時 又遙紅軍教導隊和紅四軍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解放后,在書院旁邊興建了井 岡山會師紀念館,館內有寬敞明亮的展覽廳7個,陳列著大量的井岡山斗爭時 期的歷史文物及圖片資料,展示了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平江兵變這三支革命雄 師在井岡山會師后,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歷史。今日的龍市, 風姿綽約,吸引著許多中外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