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陳毅安、李志強夫婦合影
2002年,北京市有名的照片修復(fù)師袁寶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拿出了一張年代久遠(yuǎn)、被鮮血浸透的結(jié)婚照請求袁寶鈞修復(fù)。 這張照片的主人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名字叫陳毅安、李志強,送照 片來修復(fù)的人就是他們的兒子陳晃明。
陳毅安1905年出生在湖南湘陰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家庭。他從小聰明好學(xué),15歲考人湖南省立第一甲種工業(yè)學(xué)校。1923年,陳毅安回鄉(xiāng) 拜訪他的小學(xué)語文老師鄒先生時,遇上了師母的外甥女——18歲的 李志強。只見李志強穿著新潮的女生裙,雙眼充滿生氣,一頭短發(fā), 率真里透著一股潑辣勁。兩人一見鐘情,從相識到定親,只花了兩 三個月的時間。可是本著“先立業(yè),后成家”的想法,他們的婚期 —再推遲。
1926年,陳毅安決意投身革命,考入黃埔軍校炮科。深愛著陳毅安的李志強哪里舍得他流血犧牲,急忙寫信勸阻。可是,陳毅安 回信答道:“你恐怕我去打仗死了沒有什么價值;你又說你畢業(yè)后出 來當(dāng)教員,把一些青年子弟教成愛國者,來為國家流血。你不愿你 的愛人流血,而要別人去流血,這真是笑話了。你的學(xué)生將來他也 沒有愛人嗎?父母嗎?兄弟嗎?他不是中國人嗎?他就應(yīng)該去血戰(zhàn) 嗎?假若他的愛人死死地不要他去流血,那中國就無可救藥了。”“你 說不要糊糊涂涂地死了,這也不錯。但是為革命而死,為民眾謀利 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國一定沒有烈士,革 命也永遠(yuǎn)不能成功。”
1927年,陳毅安參加了秋收起義,并跟隨部隊上了井岡山,逐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軍官。在行軍打仗中,陳毅安始終不忘給李志 強寄去錦書。小小的信箋,既承載著他們忠貞不貳的愛情,也傳遞 著陳毅安的革命理想。他告訴她革命帶給他的新世界:“我天天跑路, 錢也沒得用,衣也沒得穿,但是心情非常愉快,較之從前過優(yōu)越生 活的時代好多了,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
1929年1月,在第三次反“會剿”戰(zhàn)斗中,已經(jīng)是紅五軍副參謀長的陳毅安身受重傷,他不得不回到家鄉(xiāng)養(yǎng)傷。養(yǎng)傷期間,陳毅 安在家鄉(xiāng)與李志強完婚。這對相戀多年的戀人終于喜結(jié)連理,留下 了結(jié)婚照。1930年7月,紅軍攻打長沙,陳毅安離幵新婚才兩月的 妻子,毅然決定投人戰(zhàn)斗。李志強希望丈夫養(yǎng)好了傷再出發(fā),但陳 毅安沒答應(yīng)。臨行前,得知妻子懷孕,陳毅安十分高興,深情望著 妻子說道:“將來生下來的,不論是男是女,都要和我一起干革命!”
陳毅安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第一縱隊司令員。他帶領(lǐng)一支300人的敢死隊毅然奔赴前線,途中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反撲。陳毅 安在掩護軍團機關(guān)轉(zhuǎn)移時不幸遭敵機槍掃射,腰部中四彈,壯烈犧 牲在長沙城外,年僅25歲。他身上唯一的遺物就是這張貼身的結(jié)婚 照,被鮮血浸透了大半。
李志強很久沒有收到丈夫的信件,心里有種不祥之感。她多方打聽,仍無音信,直到1931年3月的一天,已經(jīng)生下兒子陳晃明的 李志強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是陳毅安的手書,看到這熟悉的字跡, 李志強欣喜萬分,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紙——竟然是空白的!她把 信紙拿在手里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上面空蕩蕩的,并沒有字!
頓時,她感到天旋地轉(zhuǎn),失聲慟哭……原來,陳毅安曾和李志強相約:“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會托人給你寄一封不寫任何字的 信去,你見了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面對這封無字信,李志強 怎能不悲痛萬分呢!可是李志強不愿意相信,她一邊不停地打聽陳毅安的下落,一邊癡癡地等待著愛人的歸來。直到1937年,彭德懷 同志親自給她回信,告訴她:“毅安同志為革命奔走,戰(zhàn)功卓絕,不 幸在1930年已陣亡……”噩耗傳來,李志強五臟倶焚。
1983年,李志強病逝于北京。她的骨灰和陳毅安的遺骨合葬于 井岡山龍市。這一次,他們終于可以安安靜靜地彳質(zhì)訴對彼此的思念和深情。
上一篇:自敲門牙扮乞丐項與年智送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