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8
1928年4月下旬,陳毅率部暫住井岡山下的龍口村。在與村民幾天的相處中,陳毅發現了一件怪事:一般村民都對紅軍十分熱情, 但村東水井旁的龍善元老兩口卻對紅軍敬而遠之。
這是為什么呢?陳毅決定親自前往,一探究竟。誰知道,龍善元老人遠遠看到一身戎裝的陳毅走來,便急忙關上院門。陳毅上前 敲門喊話都沒人應答。陳毅更覺蹊蹺,便找村蘇維埃政府主席了解 情況。原來,年逾古稀的龍善元老人是清末秀才,生性孤僻古板, 但敢于仗義執言。老人與紅軍誤會的癥結在于:紅軍進村那天,有 個戰士沒經老人同意,就把他放在門口的一擔水桶拿去挑水,弄壞了水桶還隨手扔在路邊。
找到了問題就必須解決。陳毅命人找木匠做一擔新水桶賠給老人,但村里一個木匠也沒有。陳毅把這事牢記在心上。一天,他借到寧岡縣城開會之機,托人在街上買了一擔新水桶。大家聽說水桶 是要賠給龍善元老人的,就將此事告訴了他。老人聽后不以為然地說: “自古以來兵匪一家,世上絕不會有這樣的軍隊?!背龊趵先艘饬系氖牵诙煲辉纾逄K維埃政府主席就帶著陳毅敲開了他家的門,把一擔嶄新的水桶送來了。
看著眾多笑臉和嶄新的水桶,老人急忙出門迎上前去,握著陳毅的手說:“慚愧,慚愧,我活了 70多年,還沒看到這么好的軍隊, 這么好的人。有你這樣的人領導這樣的軍隊,我們窮人的生活就有指望了,將來天下之心必歸于你們! ”陳毅爽朗地大笑道:“說的好哇, 老先生,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大家相互支持,這個世界就一定是我們的!”
下一篇:一切為了便民——彭德懷修建紅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