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
在江西省永修縣艾城鎮張朝燮、王經燕革命烈士陳列館里,一 封書信十分引人注目。信的結尾引用了一句唐詩“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表達了異地眷侶的相思之情。這封信是張朝燮 1927年3月27日晚上寫給妻子王經燕的家書。4月15日,張朝燮英勇犧牲。這封信成了他寫給妻子的絕筆。
張朝燮與妻子王經燕是一對青梅竹馬的眷侶,后又一同參加革命,生活里甜蜜恩愛,事業上互相支持鼓勵。1925年,王經燕被選送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分隔兩地,二人唯有互寄錦書來傳遞 思念之情。這些歷經九十年風雨保存下來的信件,紙張泛黃,字跡卻仍清晰可見。
他們的第一封信是張朝燮在惜別的車站塞給妻子的,信中是丈夫寫的《念奴嬌?送別》:
茫茫荊棘,問人間,何處可尋天國?
西出陽關三萬里,羨你獨自去得。
綽約英姿,參差綠鬃,更堪是巾幗。
猛進猛進,學成歸來殺賊。
試看莽莽中原,蕓蕓寰宇,頻年膏戰血。
野哭何止千里闊,都是破家失業。
摩頂舍身,救人自救,認清吾儕責。
珍重珍重,特此送你行色。
此后的兩年間,兩人常常通信。他們在互訴衷腸之余,還共同 探討正確處理個人、家庭與解放被壓迫民眾之間的關系,相互慰勉。
他們討論人生觀,張朝燮寫道:“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從前我們 所談過的,也總是說要把我們的感情引導到人生的正路上來?!彼麄?討論愛情和革命的平衡,王經燕說:“你要曉得,感情并不妨礙工作 的。因為工作的時候工作,得安慰的時候,還是要找安慰的,我覺 得只有你能安慰我?!?/p>
他們對彼此的深情更是隨信寄往愛人身邊,張朝燮表白道:“我能吃苦,我能勞癢,我能犧牲一切,我卻只是不能忘掉你?!辟|樸的語言和共同的革命理想信念訴諸紙上,令人動容??峙略贈]有什么 禮物能比這飽含深情的文字更珍貴。
1927年秋天,王經燕在莫斯科學成歸來的途中,得知了丈夫張朝燮犧牲的噩耗。悲痛欲絕的王經燕,慨然發出“欲志傷心唯努力” 的豪言。
1928年2月,時任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代理部長的王經燕被國民黨反動派抓捕,6月,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