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5
在興國縣流傳很廣的“老彭辦米”的故事,反映了一位蘇區基 層舍身忘家、籌集糧食支援前線的感人精神。“老彭”是興國縣 長岡鄉新溪村的一位村,名叫彭國亮。他被群眾選舉為村后, 上任頭一句話就是:“做、當,就是要在群眾中模范帶頭。”
一次,彭國亮接到上級命令,要他們火速籌集一批軍糧送到前 線。事實上,新溪村老百姓多次給紅軍捐獻糧食,本來存糧就不多, 不久前又剛剛遭受了國民黨“靖衛團”的進攻騷擾,敵人牽走了牛, 搶走了谷,幸虧鄉蘇維埃政府號召群眾堅壁清野,靠著山洞、地窖 的掩藏,才保住了一點活命的口糧。而眼下是三荒五月,靑黃不接, 糧食連借都沒地方借。在這種情形下,怎么完成任務呢?老彭心里 忐忑不安。冥思苦想,他終于想到一個辦法,讓和帶上黨 證和《蘇區十帶頭公約》,集中到村里開會。會上,他神情嚴峻 地說:“我們都是、,在黨旗下宣過誓,吃苦在前,享受 在后,沖鋒在前,退卻在后,現在革命是需要我們.犧牲個人利益的 時候了……”在他的鼓動下,、爭先恐后,主動認捐。老彭家里僅剩下125公斤谷子,本來按照人頭攤派,他家只要交50公 斤,他卻捐獻了 100公斤,多捐的部分作為“黨費”登記在黨費證上。 后來,捐糧過程中,老彭發現一位孤寡老人確實有困難,就免除了 他的任務。可這樣一來又不能如數完成任務了。他一咬牙硬把自己 留下的25公斤谷子拿去抵數了。
和的帶頭行動,就是最有力的號召。在他的帶動下,群 眾紛紛慷慨解癱,捐糧獻米,新溪村籌集軍糧的任務很快就完成了, 還奪得了全區第一名。籌集軍糧的任務是完成了,不過老彭心里還惦記著,群眾交糧后,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群眾的生活也不能不 管啊。思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只有到外地去采購一批糧食,幫助群 眾度荒。可是,錢從哪里來?老彭愁得一夜沒睡好覺。第二天淸早起來, 妻子正對著鏡子梳頭。老彭一眼看到那個漆木小梳妝盒,眼前突然一 亮。他知道那里有妻子的銀首飾,把這些銀器拿到消費合作社去兌換, 不就有一筆“大錢” 了嗎?可這些東西都是妻子出嫁時娘家給的嫁妝, 是她的心肝寶貝,要她捐獻出來,總得自覺自愿吧。經過老彭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妻子很爽快地同意了。她抓起銀簪和手鐲,一把塞到了丈 夫手上,無私地支持丈夫當好革命帶頭人。
老彭妻子拿出嫁妝、幫助丈夫采辦糧食的事,像風一樣傳開了. 村里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很快就籌集到一筆款子。之后,老 彭親自帶隊,步行200多里,從公略縣辦回了幾十擔大米。雖然數 量不多,分到每個人頭上,也就是一二十斤,但總箅可以暫解燃眉 之急,群眾禁不住歡呼雀躍,一個個喜上眉梢。那時節,老彭家已 經好幾天粒米未見,餐餐只能以野菜度日,半饑半飽。孩子們總纏 著媽媽說:“我餓了,我要吃飯!”妻子見老彭去公略縣辦米,便 痛快地答應說:“等爸爸把米買回來,我一定讓你們吃頓飽飯。”可 萬萬想不到,老彭把米全部分給了群眾,自己家卻一粒也沒分到。 這下,妻子不高興了。這天,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老彭家里卻沒一 點動靜。原來妻子“罷工”了,她生氣地說:“吃吃吃,哈欠拌滾湯, 出錢出力,到頭來一場空歡喜!”老彭無奈,只得親自下廚,并耐 心地對妻子說:“我們家是有困難,可家里揭不開鍋的群眾還有多少,你知道嗎?我是個村代表主任,總不能處處先想到自己吧?新谷馬 上就要收割了,番薯、野菜湊合一下,也能挺過去。比起那些在前 線英勇犧牲的紅軍戰士,我們出這點力,吃這點苦,又算得了什么?” 妻子是個通情達理的人,見老彭說的有道理,也就默不作聲了。
可年幼的孩子卻不是幾句話就說服得了的。看見桌上又是米糠菜 團,孩子把嘴巴噘得老高,眼淚汪汪地哭著說:“我不要菜團子,不 要菜團子。媽媽早答應了,今天吃米飯,我要吃飯!”老彭一陣心酸, 把孩子緊緊摟在懷里,含著淚水說:“孩子,爸知道你餓了。等新米出來, 爸一定讓你吃頓飽飯。爸說話算數!將來革命成功了,不僅能吃囪米 飯,還能吃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什么油酥餅呀,寸金糖呀,又香又 甜,又松又軟,咬一口,那味道,哎呀……”老彭一邊繪聲繪色地說著, 一邊把菜團子壓成圓圓的“餅”,捏成長長的“糖”,一口一口往孩子 嘴里送。孩子聽著爸爸講故事,不知不覺填飽了肚子,甜甜地睡著了。
第二天,老彭去上班,因為家里沒有糧食,帶不了 “飯筲子”。 吃中飯時,大家都涌進廚房去拿自己的“飯筲子”,老彭沒吃飯熬了 一整天。到黃昏時分,老彭又累又餓,頭昏眼花,在回家的路上暈 倒在一處河灘邊上。入夜時分,路過的村民發現倒在地上的彭國亮, 嚇了一跳,急忙抱起他,呼喊著:“老彭,老彭!快醒醒,醒醒呀!” 彭國亮強打精神,掙扎著站起身來,連聲說:“沒事,我沒事。”事 后,老彭還說:“我這牛身子,餓一頓兩頓沒問題!比起前線流血犧 牲的紅軍戰士,這算什么?”彭國亮的無私奉獻感染了每一位群眾, 人們紛紛贊揚說:“蘇區就是好樣的!”
下一篇:自帶干糧——蘇區的好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