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賀子珍逝世后,對于她的后事怎樣辦、骨灰安葬在哪里,中共上海市 委不敢自作主張,請示中辦,中辦也有些為難,又請示了鄧小平。
鄧小平說:“我們中央的領導人都要送花圈,賀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一室是八寶山革命公墓存放中央領導同志骨灰的地方。鄧小平的話給 賀子珍葬禮的規格定了調子。
1984年4月25日,向賀子珍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市龍華革命公 墓的大廳舉行。
胡耀邦、鄧小平、陳云、鄧穎超、聶榮臻、習仲勛、楊尚昆、楊得志、宋任 窮、陳丕顯、胡啟立、喬石、郝建秀、王首道、蔡暢、康克清等黨和國家領導 人送了花圈。白棟材、王芳、陳國棟、胡立教、楊堤、汪道涵、阮崇武、李堅 真、曾志、陳瓊英、劉英、彭儒、錢希鈞、孔從洲等也送了花圈。中共中央辦 公廳,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政協辦公廳,上海市、江西省、湖南省、福建 省、浙江省、陜西省、貴州省、江西吉安地區、永新縣的黨政機關送了花圈,并且發來了唁電。
賀子珍的遺體安放在大廳中央,遺體上擬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四周 族擁著常靑樹和鮮花,遺體前擺著她的親屈賀敏學、李立英、李敏、孔令華 獻的花圈。
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郝建秀,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國棟,第二書記胡立教,書記楊堤、汪道涵、阮崇武,以及賀子珍的家屬生前好友數百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人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在賀子珍的遺體前默 哀,鞠躬,緩緩地繞遺體一周,向這位長征老告別。
4月25日下午,賀子珍的遺體火化。隨后,中央派了一架專機,把她的 骨灰運到北京。賀敏學,李敏、孔令華,以及他們的子女,護送骨灰回到北 京,安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
賀子珍的骨灰被運到八寶山后,一些未能去上海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 老大姐,都自動去八寶山革命公墓參加賀子珍的骨灰安放儀式。一些當年 曾經在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過的革命子弟,以及認識賀子珍的一些人,和 不少不認識的人也來了,向這位女紅軍戰士表示了最后的敬意。
安放儀式非常簡單。李敏把捧著的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大家 圍著鞠躬,致敬,然后由李敏把它送進了一室。
第二天,也就是4月26日早上的新聞節目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 了賀子珍逝世的消息。當天,北京及全國各大報紙都刊載了新華社向全國 播發的賀子珍逝世的電訊,并刊登了她的照片,介紹了她的革命簡歷,最 后做了歷史公正的評價:
賀子珍同志是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優秀,她的一 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
賀子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這位最早上井岡山的女共產終 于走完了她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含著微笑離開了人世。她的一生中有慷 慨激昂、英勇悲壯的戰斗歲月,有遭受磨難與不幸的艱難時光,更多的是 心里流著血、眼里流著淚的沉默的悲苦日子。但是,人們不會忘記她,因為她為中國革命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她 位平凡的女性,為中國革命幾乎流盡了身上最后一滴血……是她,伴隨毛澤東一起度過了中國革命歷 史上最艱難的階段,也是她,在革命勝利之后,為了大局默默忍受個人的 悲苦,過著孤寂的生活。然而,中國革命的歷史豐碑上卻鐫刻著一個不朽 的名字:它就是一賀子珍!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