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3
歧路過哩路會平,陰天久哩天會晴;
高山倒水流崗下,日頭一出藍勝青。
這是六十多年前人們口耳相傳的一首客家山歌,歌里的“流崗下”說的就是劉光夏。質樸的曲調里面充滿人民發自肺腑的敬仰之怡,他的英名使人民歡欣鼓舞,讓敵人聞風喪膽。
22歲的時候,劉光夏考人黃埔軍校第六期,在軍校里,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通過不斷的學習訓練,他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在給兄長的信上,劉光S寫道:本黨的基礎建筑在哪里?誰也知道建筑在最多數民眾上面。換句話說,即使是建筑在最多數“農工”民眾上面,而最受壓迫、痛苦的就是勞苦佃農和一天到黑都沒有休息,衣裳也沒有好穿,飯也沒有好食的無產工人……所以要解除農民痛苦就要把農民組織團結起來,為實現本黨農工政策,扶助農工政策,扶助農工運動發展,使本黨基礎鞏固,促國民革命早日成功。
日臻成熟的共產主義思想,促成了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赤膽忠心。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親屬們紛紛投入了革命斗爭。母親、妻子、胞兄胞弟的熱血都灑在了硝煙彌漫的戰場上。
1927年,劉光夏正在指揮室對著地閣籌謀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正在出神之 際,外號“狗三”的士兵跑了進來。這個“狗三”本來是國民黨的小軍官,在戰斗中 受傷被俘,趕緊投降,千磕頭萬表態要加人紅軍隊伍。到了部隊以后,行為卻逛很 不檢點。只見他眼神閃爍不定,臉色也苻些潮紅,對著劉光夏耳語了一番。他告訴 劉光夏,敵人從梅縣押運槍支彈藥到興寧,押運的敵人只苻十幾個。
劉光夏聽了,不禁怦然心動,部隊正在為槍支彈藥發愁呢,送上門來的“生怠” 怎么能放過?激動的劉光夏沒有注意到“狗三”的異樣,他迅速集結了一個排的兵 力,抄小路截擊敵人的運輸小隊。
劉光夏帶著部隊戴好草帽隱藏在茂密的草叢中。不多時,前方就響起了大卡車的發動機聲,派出偵察兵出去探奄,士兵回來報告。說前方居然是一百多人的隊 伍。劉光夏大吃一驚,顯然自己得到的是虛假情報,如果自己沒荷事先偵察的話, 估計許多士兵的生命就要犧牲在這里了。想到這甩,劉光H不禁擦了一把冷汗。
形勢不容樂觀,敵人一旦發現自己的隊伍就在不遠處,一定會開足火力消滅自 己,怎么辦?內心焦慮的劉光H急得用手摳起了泥土,這時,他的手碰到了一塊軟 紅布。原來,當地流行過年的時候用紅布包住木大門,意吉祥,所以到處可見些 廢棄的紅布,想到這里,劉光夏計上心頭。
他立即找來一個班的士兵,到最近的老表家里,借來他們過年用的紅布,做成 許多紅旗,悄悄摸到周山頭。一切布置妥當,他命令大家分散成半圓形,準備上 演一出“空城計”。
劉光夏匍匐茬爬向敵軍側面,看著敵人慢慢進入半岡形包圍圈,他率先開槍, 一時間,敵人周圍槍聲四起,同時傘著特制紅旗的士兵更是把紅旗搖得迎風招展, 和劉光夏一起大聲疾呼:“朱、毛紅軍到了,朱、毛紅軍要進攻了!”敵人看箝四周招 展的紅旗,周圍更是槍聲大作,耳聽朱、毛大軍即將進攻,哪里還敢稍作停留。信以 為真的敵人紛紛丟下槍支彈藥,拼命逃跑。劉光夏—出“空城計”,把白狗子嚇得屁 滾尿流,大家全都高興得哈哈大笑。
后人在《解放軍烈士頌》中這樣描寫劉光夏烈士:
我贊劉公有遠謀,胸懷正義度春秋。
興寧暴動人稱快,赤幟飄揚眾泄仇。
勁敵圍攻吾撤退,霍山轉戰計憑優。
澄江激戰君先士,肉搏廝拼浩氣留。
(口述:黃少斌;地點:尋烏縣尋烏調查紀念館;整理?.王文勝、廖勝平、肖云嶺)
上一篇:泥菩薩守夜
下一篇:流血的大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