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尋烏、安遠兩縣交界處邊緣有個叫官鋪村的村莊,它位于太陽關 西山腳下。一條長河貫穿村落,大河上橫亙著一座長30米、寬4米的 瓦橋,這是安遠通往尋烏和廣東興寧的唯一通道,大家習慣把它稱為 “官鋪橋”。橋上來來往往的商賈、挑夫絡繹不絕,橋邊街鋪林立,是塊上好的商業寶地。
國民黨當局和土豪劣紳們看中了這塊地方,他們沆瀣一氣,在官 鋪瓦橋橋頭派了一個班的兵力駐守,設置臭名昭著的“百貨厘金卡”。 專門收取過往行人的苛捐雜稅,百姓稱它為“閻王卡”,當時還流傳著 這樣一首民謠:
百食捐卡賽閻王,苛捐雜稅千百樣。
一倍雜貨加倍稅,挑夫難尋救命糧。
這是一顆毒瘤,侵吞著民眾的財富,威脅著革命的發展。為了拔 去這顆釘子,消滅敵人囂張的氣焰。1929年1月底,安遠縣游擊大隊 決定攻下“厘金卡”,拔掉這顆瘤子。
這一天,天剛亮,游擊隊整裝后,悄然出發。到瓦橋時,周邊還是 籠眾在一片晦暗之中,游擊隊當機立斷,發起第一次沖鋒。
守卡敵人仗著卡子高大堅實,頑抗死守。久攻不下,隊長擔心會驚動周邊敵人 的武裝力量,便下令暫停攻擊。隊長杜隆奎命令大家尋找有利地形埋伏好,自己摸到卡子邊上,查看敵情。
卡子里的匪兵們見游擊隊停止了攻擊,頓時得意洋洋起來。他們在卡子111叫 囂著“敢攻擊大爺,咱這里是銅墻鐵壁,渚葛亮也打不下來,哈哈哈……”。
杜隆奎聽到這里,心里“咯噔”一下。此時,東風漸漸吹了起來,強勁的東風吹 在臉上,讓杜隆奎一下子茅塞頓開,進攻計策浮上心頭。
他找來游擊隊隊員,去附近的糧店里買來一桶煤油,盡fi多的收集干燥的木 頭、棉絮。然后將這些木頭、棉絮沾著煤油,派隊員摸到卡子周圍,悄悄地投出去。 一切準備就緒,關鍵時刻,隊長犯難了,怎么點燃這些木頭、棉絮呢?風太大,派弟 兄過去,定會被灼傷,這可如何是好?杜隆奎把疑慮告訴了大家,這時,隊員“機靈 鬼” 一拍大腿,嚷道:“隊長,我有辦法,你等著……”
不多時,“機靈鬼”抓來幾只大老鼠,在它們尾巴上綁著浸透煤油的破布條。點 著布條,老鼠們見光后倉皇逃竄,死命往前沖,木頭、棉絮被順利點燃。
敵人正在得意洋洋之際,火舌借助風勢已經在卡子周圍瘋狂茲延開來。游擊 隊員們看著匪兵們慌亂的樣子,更是靈機一動,來了一招“草木皆兵”,不緊不慢地 打了幾槍。
守卡的敵人本來已經慌作一團,他們擔心游擊隊趁機進攻,只得盲目開槍,這 正中了我們的計謀。待到敵人彈盡時,游擊隊沖進卡子,守卡的敵人就像霜打的茄 子,乖乖投降了。
游擊大隊幾乎沒有任何損失地拿下了“厘金卡”,百姓去掉了心頭刺,人人拍手 稱快。游擊隊巧計智取“厘金卡”、老鼠上陣顯神功的佳話,在當地老百姓中口口相傳。
(口述:杜偉雄;地點:安遠縣史志辦;整理:王文勝、廖勝平、肖云嶺)
上一篇:流血的大樟樹
下一篇:浴血尊三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