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
在羅珊鄉,現在還有一棟20世紀20年代的小洋樓,雖然歷經風雨的佼襲,但依然堅挺地聳立著。正如當年我們偉大的黨歷經百般艱難險阻,仍然毅然前行在革命的道路上。這棟不太起眼的小樓在歷經 數十載后,仍然向我們訴說著一個秘密,那就是在這里進行過一次秘密的談判一羅塘秘密談判。
那是1934年4月月,國民黨反動派攻占了中央蘇區北大門一廣 昌,并從北、東、西等路,加緊向中央蘇區腹地推進。號稱“南天王”的陳濟棠深懼蔣介石玩陰謀,因而積極與紅軍合作;于是9月,朱德在瑞金與陳濟棠派來的人取得了聯系,初步安排了談判事宜。
10月初的一天,接周恩來通知,何長工和潘漢年前往瑞金,由周 恩來和軍委參謀長葉劍英當面向他們布置了談判任務。周恩來叮囑 何長工巧妙周旋,沉著冷靜,當機立斷,爭取最好結果。為保證何、潘安全撤出,周恩來還規定了喑語。最后,周恩來交給何一封由朱德親 筆寫給陳濟棠第八師師長黃質文的信。
信的內容是:
黃師長大鑒:
茲應貴總司令電約,特派潘健行、何長工兩君為代表前來尋烏與貴方代表楊幼敏、宗盛兩先生協商一切,希予接洽并照拂為感! 專此順致
戎祺
朱德手啟 十月五曰
10月6日,潘漢年、何長工帶著周恩來、朱徳等同志的ffi托,在:紅軍騎兵連的 護送下,風塵仆仆趕往筠門嶺,經瑞金、會昌、站塘,于7日傍晚抵羊角水附近,陳濟 棠部獨一師二旅旅長嚴應魚、特務連連長嚴直率全連和四名轎夫應約迎接。
嚴連長一見威武瀟灑的何長工,頓時對其欽佩不已,就悄悄地講:“何先生,我 聽到、看到了你們的宣傳。是啊,我們與貴軍都是炎黃子孫,真不愿意蒔到中國人 打中國人!”
為保密起見,身穿西裝,戴著墨鏡和禮帽,化裝成“商人”模樣的何長工、潘漢年坐人轎中。
凡遇哨卡,嚴直均說是接送旅長請來的貴客,不讓盤査,快速通過。直到遇見 一個哨卡,盤查非常嚴格。哨兵一看到嚴直,于是戰戰兢兢走上前問:“嚴連長,小 的冒犯,敢問這轎里的兩位先生是哪里來的?”
嚴直火氣一上來,大手一掄,給了那哨兵一巴掌,嚴厲道:“混賬!這兩位可是 咱們旅長特意請來的貴賓,兩位貴賓可等著休息的,怠慢了你擔待得起么? ”
那哨兵被那一巴掌打得找不著北,剩下幾個小兵也被嚴直的氣勢嚇倒,趕緊放行。
經過一番跋涉,轎子到了羅塘,在一幢嶄新的兩層小洋樓門前停下。在行程中 何先生和轎夫李慶霖聊天,得知倆人是老鄉,轎夫夸贊何先生長得好。分手時,何 先生握著李東霖的手說:“謝謝你,老鄉!”說完還掏出一塊大洋送給李東霖。那時 軍隊發餉,只有當官的才發大洋。李慶霖對這位長得高高大大、像個白面書生的何 先生真的是崇敬不已。
這地方是獨一師二旅駐地,何長工、潘漢年住樓上,陳方代表住樓下。
在談判之前,何長工和潘漢年了解了談判的小洋樓周圍環境,小洋樓后面有一 個教堂,兩樓相距僅兩米,窗口相對;為安全起見,將兩個窗口那里搭了個梯子,以 防突發事件時便于撤退。
第三天,密談開始。在和諧的氣氛中,何長工、潘漢年兩人配合默契,與陳方代 表進行了有理有節的談判。經過來來往往的三天談判,至丨丨日雙方終于談成了五 項協議:
1. 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面;
2. 互通情報,用有線電通報;
3. 解除封鎖;
4. 互相通商,必要時紅軍可在陳的防區設后方,建立醫院;
5. 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我們有行動事先告訴陳,陳部撤離四十華里。我軍進入陳的防區用陳部護照。
為保密起見,協議只寫在雙方代表的記事本上,并未形成正式文件。談判取得 了雙方滿意的結果。
這天中午,楊幼敏做東設宴款待何、潘。席間,雙方心照不宣,誰也不提談判的 事,只是聊一些書籍內容,氣氛十分融洽。
忽然,譯電員送來一份急電給楊幼敏,楊幼敏看后交給何長工。何長工接過后 一 ff,電文正是那天他去受領任務時周恩來與他約定的密語:長工,你喂的鴿子飛 了。何、潘淸楚,大部隊戰略轉移業已開始。楊幼敏等也心領神會,所以,當何、潘告辭時他并未挽留。
何、潘仍坐李慶霖他們抬的轎子,與來時一樣,何長工和他的老鄉李慶霖聊得非常投機,到達筠門嶺羊角水后,何長工握著李慶霖的手說:“老李啊,辛苦你了 !” 并與另一位轎夫也握手致謝。隨后何、潘與前來迎接的紅軍瞥衛人員會合。
何、潘返回蘇區時,中央紅軍領導機關已離開瑞金。何、潘策馬飛奔,在于都追 上紅軍大隊伍,向周恩來匯報了談判經過。周恩來、葉劍英倍感欣慰,對何、潘此行取得的重大成果贊不絕口。
(口述:蔣小英;地點:尋烏縣羅珊鄉羅塘秘密談判舊址;整理:汪丹、肖云嶺、廖勝平)
上一篇:一本子的思念--小華子
下一篇:泥工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