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2
民國年間,江西崇義縣有個人叫“劉大只媽”,俗稱“婆娘”,她是享譽一方的厲害女江湖。當年南昌起義余部在崇義上堡整訓時,這位 “劉大只媽”與朱德還有段姐弟情緣呢。
劉大只媽,原名叫劉桂鳳,崇義縣鱗潭鄉(xiāng)人。年輕時嫁至上堡街 李世財后,便與丈夫一起打點生意。其不僅身材高大、仗義疏財、樂善 好施,還為人公道正派,街人都稱她“大只媽(婆娘)”。平日鄰里間有 什么糾紛口角,她都愿意主持公道。鄉(xiāng)民們也都很辟敬她,由此,桂鳳 的生意紅火了很多,除每年捐款辦學外,劉桂鳳還用積攢的錢建了 “萬和堂”店面。來“萬和堂”住宿、經(jīng)商的客人來自四面八方,待人熱 情的桂鳳逐漸成為上堡交際非常廣泛的“女強人",加之其還學就一 身好武藝,本地一霸唐泰康、社會賢達蕭義育、鄉(xiāng)長唐英河不僅不敢小 視她,還與她都是好朋友。“萬和堂”的雅號就是蕭義育取的。
南昌起義余部初來上堡整訓時,人生地不熟。為爭取群眾的支持,部隊積極貼布告、標語,宣傳共產(chǎn)黨人民軍隊為人民的道理。但由 于當?shù)匕傩者^去受夠了兵亂的痛楚和土匪的欺壓,形成了“兵匪一 家”的認識。見起義部隊來,群眾多是“閉門謝客,足不出戶”,生怕惹 出什么禍端來。
“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沒布群眾的關心支持,我們寸步難行啊。當務之急是讓 人民群眾接受、理解、支持我們,否則,我們將無立錐之地。”朱德焦急地說。
部隊召開軍官會議,陳毅語重心長地教誨大家:
“部隊駐扎后,我們一定要嚴守群眾紀律,決不允許過去那些強搶民財?shù)氖录?發(fā)生,誰敢違紀,軍法論處!”
起義部隊官兵駐扎下后,主動幫助群眾劈柴、挑水,對群眾也十分和氣、講文 明、有禮貌。群眾看在眼里,知道這支部隊與過去的軍隊有所不同,但也不愿主動 跟官兵有過多聯(lián)系。
朱德正為此事犯愁的時候,突然聽到對面的“萬和堂”門口爆竹聲連連。一打 聽才知道原來上堡這兒田多、糧多、糯米也多,且米質(zhì)好、水質(zhì)好,釀出的水酒黃澄、 醇濃、后勁足,人稱“老酒”。街上十多家水酒店每年都會舉行個賽酒會。今年的賽 酒大會馬上就舉行了,素有“上堡酒娘”之美稱的劉桂鳳今天開壇試酒,男女老少隨 到隨飲。苦悶的朱德也去湊熱鬧喝了幾杯,走之前叮囑勤務員付清酒錢。
雖說劉桂鳳見多識廣,但這樣紀律嚴明的軍隊還是第一次看見。加之近來,聽 到鄰里街坊說起義軍的種種與眾不同,她心底喑暗稱贊。正在這時,她的好友、原 上堡小學校長郭子文回來了。早聽說郭投身革命了,至今一年未見,劉桂鳳驚喜之 余,趕緊要人拿酒來。席間,劉桂鳳提起近來駐扎的起義部隊,郭子文給他講了很 多朱德的傳奇經(jīng)歷,并要劉桂鳳利用自己在當?shù)氐耐牛瑴贤ㄆ鹆x軍和群眾的關 系。聽郭這么一說,劉桂鳳滿口答應。
很快,朱德與劉桂鳳也成為好朋友,并從她那里打聽到上堡的革命憒況,了解 到贛南以及湖南、廣東周邊省份的革命情況。劉桂鳳也注意平日向過往的湖南、廣 東及本地、外縣商人了解情況,并及時告知朱德。多虧她探聽虛實,朱德才到梅坑 打土滎、籌軍需,沒收梅坑鄉(xiāng)紳、木頭商人李和庚的耕牛和其他財產(chǎn),不但解決了部 分軍需,還分了些給貧苦窮人。她還通過師徒關系,介紹謝世駿(謝振華之父)結(jié)識 了朱德、王爾琢,為他日后組織農(nóng)民暴動埋下了革命火種。
朱德待在上堡整訓的時日里,不僅酒樓“萬和堂”成為共產(chǎn)黨傳遞信息的重要 場所,劉桂鳳還冒險陪同朱德去湖南汝城促成朱范合作。傳說朱德為感謝劉桂鳳, 還按當?shù)貍鹘y(tǒng)風俗,在水北灣老桂花樹下立下“金蘭譜”,并宴請陳毅、王爾琢,與當 地學士蕭義育、唐太康等知名人士及部分商人。因劉桂鳳長朱德兩歲,稱為大姐。
后來朱德離開了上堡,便與劉桂鳳失去聯(lián)系。據(jù)劉桂鳳之孫劉義桂回憶,解放后,朱德曾派人打聽劉桂鳳的消息。因劉桂鳳被劃分為地主成分,她怕帟涉朱徳, 便假裝不認識,自此,姐弟情緣被埋藏在大山中。
(口述:李宗漢;地點:崇義上堡鄉(xiāng);整理:張變貴、張玉蓮、唐慶紅)
上一篇:丫頭參軍--何桃英
下一篇:朱德巧扮伙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