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9
1928年冬,按照湘贛邊界黨的“二大”關于建設鞏固的軍事根據地的決定,邊界軍民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從寧岡挑糧,到大小五井、茨坪,往返100多里,盡是羊腸小道,山高路陡,崎嶇不平,還要翻越海拔1340多米的黃洋界。
在挑糧隊伍中,有一位身板硬朗,年過40的軍官,他就是紅四軍軍長朱德。朱德每天挑著四五十斤糧食爬山過坳,往返于山路之中。戰士們見狀,怕累壞了自己的軍長,便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以為這樣一來,軍長就可以休息了。那知,朱德軍長找來軍需處長范樹德重新做了一根扁擔,并要求范樹德用毛筆在一端寫上“朱德扁擔”,另一端寫上“不準亂拿”,繼續行走在挑糧的隊伍中。朱德當年挑糧的那根扁擔現已無法找到,但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珍藏的這根扁擔上題寫的八個字仍是當年見證人范樹德重新題寫的。
原來,范樹德1935年脫離紅軍后投入國民黨部隊,1975年獲特赦后,任廣西桂林政協委員,從事文史工作,他從有關書籍上看到關于朱德扁擔的記敘與歷史不符,便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披露了這一鮮為人知的史實。
1985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派員趕赴廣西桂林采訪,還專門買了一根扁擔請范樹德重新題寫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字,回到井岡山后才發現,按當時習慣“不準亂拿”中的“亂”字應該為繁體,而不是簡化字,為了尊重歷史,1987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又派出工作人員前往桂林,想請范樹德重新題寫,可惜當他們趕到桂林時才知道范樹德已經過世。令人欣慰的是范樹德先生在他生前為朱德的扁擔留下的寶貴墨跡,成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陳列展覽的一件珍品。
1943年朱德在延安給高級講課時還講到井岡山挑糧:“我在井岡山的時候,大家去挑米,我也去挑,挑到半山上,我就挑不動了,肩膀也壓腫了。雖然如此,但是你一挑,他們就來搶著挑,一帶頭事情就好辦了。”
上一篇:讀書石的故事
下一篇:毛澤東與賀子珍修和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