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
猴年春節前夕,習總書記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群眾。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習總書記深情地說: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
毛澤東同志領導的井岡山斗爭,波瀾壯闊,氣勢恢宏,不僅為中國革命創造了極其寶貴的經驗,也開拓了區別于俄國十月革命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彩奪目的光輝一頁。其基本經驗主要有:1、實行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政權建設相結合的“工農武裝割據”;2、充分發動群眾,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3、建設一支在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4、制訂正確的政策,講究斗爭的策略;5、加強黨的領導,努力提高黨的戰斗力。此外,在根據地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方面亦積累了不少經驗。井岡山根據地的經驗被中央認可,并被介紹到其他根據地。
巍巍井岡山,革命發源地。“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習語)在井岡山上,毛澤東寫下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標志著這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關于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基本形成。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就是在黨的領導之下,將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權三者結合在一起。這是后來以農村包圍城市、進而奪取城市思想的最初表述。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為湘贛邊區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的決議的一部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原題為《政治問題的邊界黨的任務》。這篇文章主要回答了當時中國革命面臨的最迫切問題,即中國共產黨能不能在農村站住腳?紅色政權能否發生和存在?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明確地指出,中國共產黨能夠在農村站住腳,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同年11月25日,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井岡山的斗爭》。報告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一年來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從理論和實踐上回答了中國革命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
井岡山的斗爭,開辟了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斗爭,造就了一大批治黨治國的杰出人才。井岡山的斗爭,培育了永放光芒永不過時的井岡山精神。習強調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1965年5月,闊別30多年的毛澤東重返井岡山時說:沒有過去井岡山艱難的奮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他勸大家,日子好過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要丟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丟了。1972年11月,剛剛恢復組織生活的鄧小平登上井岡山,講井岡山精神丟不得!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應當發揚。中國歷史,必將留下這些偉人足跡與經典話語。1989年10月,江澤民將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概括為24個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2003年9月在江西考察工作的胡錦濤指出,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星火燎原,時與日新!論井岡山精神之當下指導意義,習總書記作了精辟的科學指南: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魯迅先生有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不僅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習同志要求,每一名、特別是各級領導,都要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轉化為對奮斗目標的執著追求、對本職工作的不懈進取、對高尚情操的篤定堅持、對艱難險阻的勇于擔當;都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都要保持艱苦奮斗本色,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操守,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實處,關鍵時刻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都要認真踐行黨的宗旨,努力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井岡山精神等革命傳統乃是鑄魂育人的有效工具。從改革開放初期提出“小康”理想,經過30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新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戰略目標。確保到2020年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筆者以為,將井岡山精神等紅色精神正能量發揚光大,是決勝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證之一。此類紅色精神既是黨魂又是民魂,高揚井岡山精神等能夠教育人、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我等“夢之隊”的一員,在井岡山精神的陽光雨露下,會進步成長為“夢之隊”隊伍中可靠、好學、干凈、過硬的一分子,知行合一、萬眾一心、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揚帆向著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譜寫我泱泱大國治國理政新篇章,推動“中華號”巨輪乘風破浪、奮力前行。井岡山精神之磅礴力量和歷史穿透力是無窮的!
(作者單位:湖北第二師范學校新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