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寶貝,爸爸這次參加培訓,有幸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這里的山雖不特別雄偉,但卻十分深邃;這里的水雖不怎么出名,但卻泉流綿長;這里的故事不足九十年,但卻萬世流芳。這里有一個神圣的名字——井岡山。
我們從廣安坐汽車到達重慶,次日一大早又從重慶北坐近10小時高鐵到湖南衡陽,再轉3個小時汽車,當晚9點多到達井岡山,開始為期一周的 紅色教育培訓,開啟一次珍貴的革命朝圣之旅。
從地理上看,這里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地處湘(湖南)東贛(江西)西邊界。遙想1927年的井岡山,遠離大城市,交通閉塞,綠林盤踞,既是青山 綠水,又是窮山惡水。
是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秋收起義連戰失利、遭受重創的情況下, 輾轉于此。安營扎寨,改編軍隊,團結綠林,建立 根據地,革命起死回生。歷經幾番艱苦的戰斗,1928年4月,井岡山迎來了朱德的部隊,“朱毛 會師”,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打土豪、分田地、反“會剿”(國民黨軍隊多地會同剿滅工農革 命軍的行動),革命軍隊站穩了腳跟。同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上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 根據地建設迎來盛況。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下山,后由于各種錯綜復雜的原因,錯殺了前期大力支持革命軍隊的綠林首領、“土匪頭子”、革命 干將袁文才、王佐。井岡山上沒有了群眾的支持,革命軍隊再次轉戰。
寶貝,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歷史,似乎幾句話就可以說完。但是,當我們逐一瞻仰了茨坪 革命舊址群、八角樓、紅軍駐地、黃洋界哨口、小井紅軍醫院、小井革命烈士墓、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會師廣場等歷史遺跡,聽取了老師和烈士后代講述一個個英雄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如果說平時迫于生計和八股作文不得不寫幾個停 留在紙上的“感動”的話,那么這次,真是被感 動到了心里。
仔細回想,到底是被什么感動的呢?
首先,是對理想的執著。當下的情形是“理想信念” 一詞不是每個人都待見的,因為不少人已經 被填鴨式的灌輸和泛泛而談的宣傳弄得有些麻木甚至反感了。然而,井岡山的斗爭之所以能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堅持、發展和壯大,甚至危急關 頭軍民不惜犧牲生命,唯一的動力,只有對革命理想的執著。摒棄夸夸其談的“理想信念”,我想,我們還是應該有一點執著的精神——只要認定了正確的目標,就要執著向前,為自己修身也 好,為家人安康也可,為社會發展也罷,若能為國建設作貢獻則甚好。
其次,是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是共產黨“小米加步槍”打敗強敵、建設新中國的法寶,而今,這一精神仍然值得堅守。饑寒交迫的歲月已經遠去, 但困難與險阻任何時候都存在。爬雪山過草地是一 種艱苦奮斗,打基礎厚積累也是一種艱苦奮斗,迎挑戰攻難關還是一種艱苦奮斗。如此看來,需要我 們艱苦奮斗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官方提出的“井岡山精神”有長長的24個字,領導寫總結一般至少也要三點。可爸爸覺得,真正讓我感動的,就這兩點,井岡山告訴我的,也就這兩點,我覺得僅此已經夠用了,多了也記不住。
上一篇: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