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
本網訊 8月9日至12日,我校第六期高層次人才紅色實踐教育培訓班在“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舉行。全班36名學員通過專題講座、現場參觀、訪談教學等多種形式,再現革命情景,體驗紅色文化,深入學習并領悟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立秋時節,羅霄山脈林茂風起,郁郁蔥蔥。9日上午,培訓班開班儀式正式開始。開班式上,井岡山市紅色文化培訓中心常務副校長巴特爾對學員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預祝此次教育培訓圓滿成功。他分別從“為什么來“、“來學什么”、“怎么樣學”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為學員之后的學習實踐提供參考與幫助。隨后,我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張海濤為學員作開班講話。他簡要介紹了我校高層次人才紅色實踐教育培訓的相關背景,并表示,我校黨委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希望各位學員充分利用紅色資源,認真學習井岡山精神,深刻體會老一輩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將井岡山精神運用到今后的科研、育人當中。最后,巴特爾、張海濤與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劉竹青向培訓班授予班旗。
開班儀式結束后,中國井岡山學校教授肖小明受邀為培訓班作“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講座。講座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基本概況、歷史劃分與毛澤東引兵井岡的歷史過程三個板塊出發,通過典型的歷史事件和詳實的圖片資料,帶領學員深刻領悟毛澤東的領軍之道。
茨坪革命舊址群坐落于茨坪東山腳下。10日一早,培訓班學員來到此處,先后參觀了毛澤東同志舊居、朱德同志舊居和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舊址等。離開舊址群,學員們來到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內豐富的照片、視頻、雕塑等歷史資料生動再現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艱苦畫面,學員們為之震撼,紛紛表示,革命理想高于天,新中國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隨后,培訓班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學員代表穩穩抬起花籃,帶領大家走進吊唁大廳,向革命烈士默哀并三鞠躬。儀式后,全體教師面對黨旗鄭重宣誓,宣誓聲鏗鏘有力,仿佛回到了中央紅軍浴血奮戰的那段崢嶸歲月。
下午,學員一行來到黃洋界哨口,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毛澤東同志也曾為此寫下“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著名詩句。之后,學員集體乘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來到茅坪鄉神山村參觀學習。三年前,這里還是一個貧困村,而如今,干凈整潔的客家小樓隨處可見,小小山村生機勃勃。學員們在聽取了深山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后,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村民艱苦奮斗的精神點贊。
行程安排緊鑼密鼓。隨后兩天,培訓班學員繼續前往八角樓、龍江書院、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墓進行現場教學。與此同時,多位紅軍后代更是來到現場,為學員開展“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訪談教學。紅軍后代感人肺腑的現場講述,展示出革命先烈勇于犧牲的“無我”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與鼓舞。
此外,學員們還參加了唱激情紅歌、讀紅色家書與體驗式教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齊唱《十送紅軍》《映山紅》等膾炙人口的紅色歌謠,在歌聲中了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不僅如此,學員們還積極參加了“風雨同舟”竹筏比賽、傷員救護等實踐活動,通過體魄的鍛煉與意志的考驗,培養了團隊協作的精神,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2日當晚,培訓班舉行結業儀式。帶隊老師首先為36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隨后,學員們相互交流了此次紅色之行的體會與收獲,大家感觸良多。植保學校副教授曹川表示,先烈們為了革命理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讓人感動讓人尊敬。這也讓我更加認為,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能氣餒,而是更應努力拼搏,為之奮斗。動科學校副教授高帥表示,在聽了紅軍后代的講述后,熱淚盈眶。第一次這么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艱辛,我輩應倍加珍惜。食品學校講師勞菲表示,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能夠來到這里現場學習,每一天的所見所聞都讓我很受觸動。通過這次的學習之旅、感動之旅、責任之旅,我們愈發感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希望能夠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悉,此次紅色教育實踐培訓由我校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人才辦、人事處共同參與,校工會具體實施。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