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
曾寶華,1898年生于遂川縣原橫嶺鄉茂園村壇子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為了窮人掌“印把子”獻軀時只有32歲。
早年,曾寶華受當地土豪劣紳的欺壓,父母被逼死,妻子被凌辱自縊身亡。胳膊擰不過大腿,曾寶華只得流落到萬安等地,尋覓報仇雪恨的道路。
1925年,曾寶華在廣東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當了一等兵。1926年秋季北伐軍打到遂川,曾寶華報仇雪恨的日子終于來到了,他帶兵征收土豪劣紳的軍需款,橫嶺鄉茂園村的地主豪紳馮久遠、曾貞林、曾智水、曾信圭等都是被征對象,殺了他們的豬,清了他們谷倉,罰了他們的款,為窮人消了怒氣。
大革命失敗后,曾寶華回到萬安鄉下種田為生,但一直和萬安地下黨組織保持聯系,在遂、萬兩縣黨的組織下參加了1927年遂萬農民自衛軍遂川劫牢戰斗。1928年1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進駐遂川城,點燃了遂川的星星之火。橫嶺鄉茂園村實現全坑一片紅,被命名為“全安鄉”。曾寶華聽到音訊后帶著妻子郭桂英回到了老家茂園。他帶領窮苦農民沖進大土豪郭老會家殺豬、擔谷、撿家產,積極投身到革命運動當中。
曾寶華從農協會主席李邦萬那里得知全安鄉蘇維埃政府沒有公章時,說:“得馬上刊刻,公章就是印把子,不能沒有。”李邦萬說:“你讀過書,斷文認字,給起個圖樣吧!”曾寶華接受任務后,左描右繪,反復琢磨,終于拿出了清樣,經主席認可,次日請最精的木匠刊刻好公章,鄉親們細心地撫摸著這顆大印,萬分激動地說:“我們窮人的一切都和這顆大印聯系在一起。”
1930年10月,陳毅、毛澤覃率紅軍再次打回遂川,土地革命、政權建設再興高潮。原全安鄉蘇維埃政府改名為“遂川縣第三區第十三鄉蘇維埃政府”。曾寶華被選為赤衛隊長,其妻郭桂英被選為第三區婦女主任,曾寶華連夜設計政府公章圖樣,第二天就交付使用。人民的“印把子”行使神圣權利,大長了作田人的志氣,煞了土豪劣紳威風。
1930年冬,紅軍走了,遂川重新陷入危險之中,茂園村也不例外。郭老會等地主武裝在遂川對革命群眾進行瘋狂報復,他們得知全安鄉蘇維埃政府還保存著一枚印章,便瞄上了赤衛隊隊長曾寶華一家。敵人把曾寶華關進水牢,每天嚴刑拷打,要他說出大印的下落。最后曾寶華被敵人打死。然后敵人又抓來了曾寶華的妻子郭桂英和他的兒子曾長生,當著郭桂英的面用鐵錘一下一下地砸孩子,孩子被活活砸死。最后敵人又將郭桂英活活打死。
更為殘忍的是事隔不久,郭老會的人又將曾寶華三人尸體挖出來,碎尸后用籮筐挑到山上用柴火燒尸滅跡。
解放后,黨和人民為懷念慘遭殺害的曾寶華、郭桂英和小生命曾長生,在烈士遇難的地方,挖土葬于烈士墓內。殺害曾寶華一家的兇手也得到應有的懲處。
在曾寶華一家人的眼里,這不是一枚普通的印章,更是人民政權的象征,他們用生命捍衛著對自由、平等、幸福的向往。今天,對理想信念的檢驗,不像戰爭年代那樣要付出生命和鮮血的代價,但依然可以分出優劣高低。我們當今需要是一份堅持、一份承諾,是對本色的一種堅守。
上一篇:碧血丹心劉仁堪
下一篇:永不凋謝的井岡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