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1927年7月,國共合作的大革命以國民黨右派的叛變而宣告失敗。在黨中央緊急召開的八七會議后,毛澤東接受了中共中央的特派,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及特派員的身份回到長沙,指導湖南人民進行了以土地革命為新內容,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為手段的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爆發了。起義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第一團受命從江西的修水出發,進攻長壽街。9月10日,部隊就攻下了平江縣龍門廠。但與此同時,剛被收編的邱國軒部隊發生了叛變,在第一團路過金坪時,對其發動了突襲,致使第一團兩面夾擊,損失慘重。第二團也在安源起義后不久,因為國民黨正規軍的集中反攻,幾乎全軍覆滅。只有第三團情況好些,但也被迫向瀏陽上坪撤退。鑒于二路起義軍均受挫折、損失嚴重的戰局,毛澤東審時度勢,立刻在上坪召開緊急會議,當機立斷地指揮二路起義部隊前往瀏陽文家市集結會師。
9月19日當晚,毛澤東在文家市里仁學校的成德堂教室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就部隊今后的行動方向問題展開了討論。事實上,也正是這個重要的會議,從此徹底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
會議爭議的非常激烈。會議中,毛澤東通過系統的對比分析,詳細的闡述自己的主張:部隊不再按原有計劃攻打長沙,而是保存實力,向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農村山區進發,為后續革命蓄積有生力量,為新的革命高潮來臨奠定基礎。
21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會師的三路部隊離開文家市,沿湘贛邊界敵軍薄弱的地方向湘南轉移。這就有了后來的進軍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星星之火。
文家市,是毛澤東同志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中國式革命道路的起點,體現他不唯書、不唯上的求真務實精神。這啟示我們,想問題、做工作,要立足實情,研判實情,把準實情,大膽創新、科學謀劃。
上一篇:劉真精神不死
下一篇:贛南三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