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

扁擔精神紀念館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1100平方米,展出各類珍貴照片480張、實物160件、實景4個,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扁擔精神”的誕生與傳承,真實記載了70年來石板巖供銷社職工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憑借“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chuàng)新”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以肩膀挑起了連接黨群、溝通城鄉(xiāng)的重任,以腳板翻山越嶺走出了一條服務三農的陽光大道,鑄造了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扁擔精神”。目前,紀念館已成為紅旗渠學院教育實踐基地、全國供銷社系統(tǒng)傳統(tǒng)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46年7月,共產尹興德、郭有恒、李林洹等4人,拿著當時的冀南票1821元(相當于人民幣18.21元),用廟里抬來的供桌做柜臺,辦起了“石板巖供銷合作社”。
這里山大溝深,那個年代里,沒有一條可行車的路與外界相通,只有條條山間羊腸小道連接各個村莊,運送貨物唯一的辦法是一根扁擔肩上挑。扁擔就成了供銷合作社職工天天都離不開的工具,挑著重擔翻山越嶺、涉水過坎就成了供銷合作社創(chuàng)業(yè)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硬功夫。他們頭天從山外挑來食鹽、煤油、旱煙、火柴等商品,第二天賣出。“一根扁擔挑家業(yè),兩個肩膀擔真情”成為供銷合作社人工作的真實寫照。這種一根扁擔起家,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也成為日后聞名全國的“扁擔精神”的源頭。面對群山峭壁,他們喊出了“十不怕”的口號——“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刮風下雨、不怕酷暑嚴寒、不怕河水擋道、不怕冰雪阻攔、不怕村小分散、不怕分外麻煩、不怕起早搭黑、不怕重擔壓肩”。
“扁擔精神”誕生在太行山中的河南省林縣(現林州市)石板巖基層供銷合作社,其影響早已超出林州、河南,成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tǒng)的精神財富。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需求、新的機遇、新的挑戰(zhàn),林州供銷合作社人響亮地喊出了“扎根三農、誠信經營、開拓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口號,為“扁擔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上一篇:青年洞
下一篇:谷文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