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
井岡山斗爭時期,喬林是寧岡大隴的一個鄉,位于井岡山 西面的黃洋界腳下。這里群山巍峨,林海蒼茫,是飛瀑流泉與高山田園風光相融合的美麗山區,雖然有 10 多個村莊,總人口卻只有 300 多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喬林有過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群眾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覺悟。1927 年 12 月,毛澤東派毛澤覃帶領兩名軍隊到喬林幫助地方建黨。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毛澤覃離開茅坪。毛澤東一邊送行,一邊叮囑他:要在農村恢復和重建黨的組織,領導群眾打土豪、分田地, 建立紅色政權;要在斗爭中培養先進的工農分子入黨,加強對的無產階級思想教育。毛澤覃牢記毛澤東的指示,滿懷信心地踏上通往喬林的山路。毛澤覃曾經在水口山礦區和長沙搞過工人運動和青年運動,在深入群眾、調查研究、階級分析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他來到喬林后,從訪貧問苦入手,掌握各階級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一天晚上,毛澤覃在自己住房的廳堂里給村里的群眾講課。他說:過去,中國沒有共產黨,窮人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現在共產黨來了,窮人有了救星,好像天亮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升起, 無限光明。緊接著,毛澤覃列舉了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典型事例,來啟發群眾的政治覺悟。他說:本鄉井水背村有個姓廖的雇農,17 歲給地主打長工,因一字不識,就用泥團記出工的天數,每出工一天,在自己的小箱子里放一個小泥團。到了年終, 地主偷偷地往他的箱子里倒了一盆水,泥團很快成了泥漿,打了一年長工,年終結算卻沒有得到一分錢。第二年,他到另一個地主家里做工,每出工一天,便在小箱子里放進一根小柴棍。 到了年底,不料地主趁他下田勞作時,又在他的小箱子里放了一把火,所有的小柴棍都化為灰燼,又給地主白白干了一年。第三年再換一個地主家里做工,改用紙筆畫圈的辦法記工,做一天畫一個圈。他接受過去的教訓,白天黑夜,都把那張紙藏在身上,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可是年終結算時,地主拿著算盤, 七折八扣,到頭來又是分文不剩。這個長工的父親氣憤不過, 自縊身亡;不久,他的母親也被活活氣死了。毛澤覃的這一課, 有力地揭露了土豪劣紳給農民帶來的貧窮和災難,從而激起了群眾對地主階級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切齒痛恨。毛澤覃的話還沒有講完,會場上有個年輕人立即站起來,他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恨,控訴了土豪陳云開的罪行。原來放水浸透長工泥團的就是這個黑心腸的陳云開,而他家的長工也正是這位怒不可遏的年輕人廖石古。這時,會場上一片怒吼聲,與會者強烈要求打土豪、分田地就從這個罪大惡極的陳云開家開始。
毛澤覃因勢利導,立即組織和領導群眾,向土豪劣紳展開 了激烈的斗爭。第三天一早,一聲鑼響,農民協會集合 200 多人。他們手持柴刀、梭鏢、大刀、棍棒、扁擔、斧頭,浩浩蕩蕩直奔陳家泉村,圍住陳云開的住宅。狡猾的陳云開不承認自己是土豪,說他也是吃粗茶淡飯的窮人。這時,在陳家打過長工的廖石古從屋里提出一大串臘肉、火腿、山珍、海味放到大伙眼前。仇恨的怒火被點燃了,大家紛紛擠上前去,一樁樁、一件件清算陳云開的罪惡史、剝削賬,算得陳云開汗流夾背、目瞪口呆。一聲呼喊,憤怒的群眾沖進陳家大院,將他的金銀財寶、糧食、耕牛、農具一概沒收,分給貧苦農民。
經過斗爭實踐的考驗,毛澤覃著手發展新,建立黨支部。寧岡縣最早的一個農村黨支部在喬林建立起來了,毛澤覃擔任支部書記。在建黨過程中,他堅決按照前委的指示去辦, 吸收工農群眾當中的先進分子入黨,絕對不允許階級異己分子和煙痞、賭棍混到黨的組織中來。
1928 年 2 月初的一個晚上,在一戶建黨對象家的樓上,毛澤覃主持了劉育柱、甘干生、廖石古等 10 多名新的入黨宣誓儀式。廳堂中間放著一張桌子,點著一盞油燈,墻上掛著黨旗和入黨誓詞。誓詞的內容是:犧牲個人,嚴守秘密,階級斗爭, 努力革命,服從黨紀,永不叛黨。在毛澤覃帶領下,新一齊舉手,面對鮮艷的紅旗向黨宣誓。為了加強黨組織的戰斗力, 毛澤覃認真地抓了黨支部的建設,開辦了三期訓練班,用上黨課等多種形式進行政治形勢、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進一步提高了的無產階級思想覺悟。第一期的內容是講黨的性質和領導作用,說明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革命的戰斗堡壘。就是這個先鋒隊里的戰斗員。第二期是用問答形式,通俗易懂地宣傳革命道理。例如問:為什么要參加革命?答: 因為要打倒土豪劣紳,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工農要坐天下。問: 革命要流血犧牲,怕不怕?答:不怕。革命會死人,不革命更會死人。災年荒月餓死人,土豪要債逼死人,軍閥土匪打死人。窮人只有革命,才有出路。第三期系統解釋入黨誓詞。“階級斗爭”,就是在對土豪劣紳、國民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斗爭中,我們貧苦農民聯合起來,打倒他們,奪取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專政;“努力革命”,就是打仗消滅敵人、偵察敵情、慰勞紅軍、通訊聯絡等,都要積極帶頭, 走在前面;“嚴守秘密”,就是黨內的事,對任何人都不能說,連自己的父母、老婆、兄弟都不能告訴;“服從黨紀”,就是服從命令,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犧牲個人,永不叛黨”,就是一旦被敵人抓住,死也不能說出別人,不能把黨的計劃、紅軍的行動告訴敵人。
經過思想教育,全體的覺悟有了很大提高,黨組織很快得到了發展。到 1928 年 5 月,喬林鄉黨支部已有 50 多名。喬林鄉黨支部在斗爭中建立,在斗爭中成長,成為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它一面領導喬林鄉廣大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運動,另一方面領導群眾參加對敵斗爭。即使在經歷“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在黨組織和工農政權遭到破壞的情況下, 喬林鄉黨支部也仍然能領導群眾開展革命斗爭,保衛紅色政權。喬林鄉黨支部被評為寧岡縣模范黨支部,多次得到上級黨組織的表彰,成為井岡山的一面紅旗。
上一篇:打敗江西“兩只羊”
下一篇:陳正人與彭儒荊竹山寒棚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