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
在近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顯黨的性質與宗旨,體現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偉大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兵團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精神。改革開放以來,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形成了深圳特區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等革命精神。這些形成于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精神,雖然各自具有不同的鮮明特點,但是都繼承和發展了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習主席同志指出:“'紅船精神'正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無不與之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和邏輯起點,她的內涵是貫穿所有革命精神的紅線。
首創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創舉,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解放戰爭時期,面對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中共中央在復雜的政治風云和決定中國人民前途和命運的歷史關頭,敢于不失時機地發起戰略決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開辟了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北大荒人用他們的汗水與智慧把荒涼的北大荒變成了祖國的糧倉,創造了人間的奇跡;在紅旗渠的修建過程中,林縣人民團結一致,樹立了一座改造自然的歷史豐碑。改革開放時期,敢闖、敢冒、敢試、敢為天下先是深圳特區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載人航天工程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于超越,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總之,井岡山精神中的“敢闖新路”、蘇區精神中的“爭創一流”、西柏坡精神中的“勇于創新”、北大荒精神中的“勇于開拓”、“兩彈一星'‘精神中的“協同創新”、深圳特區精神中的“敢為天下先”、抗洪精神中的“堅韌不拔、敢于勝利”、航天精神中的“特別能攻關”等,都貫穿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奮斗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軍民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生活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奮戰。中國工農紅軍依靠著堅定信念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為人類歷史書寫了一部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憑著堅定的信念取得大生產運動的勝利,實現了經濟獨立,并在政治、理論上不斷走向成熟。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要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兩彈一星”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改革開放時期,中國航天人員為了完成載人航天這項空前復雜的工程,知難而進,頑強拼搏,在重重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在道道難關面前決不退縮,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2008年,在同特大地震災害的艱苦搏斗中,黨和人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敢于勝利的民族品格……總之,井岡山精神中的“堅定信念、艱苦奮斗”,長征精神中的“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西柏坡精神中的“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北大荒精神中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紅旗渠精神中的“勤儉節約、頑強奮斗”,抗洪精神中的“不怕困難、頑強拼搏”,抗震救災精神中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等,都貫穿了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奉獻精神的繼承和發展。土地革命時期,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井岡山紅色政權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紅軍在長征途中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喚醒了廣大民眾,保證了長征的勝利。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多次告誡全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依靠群眾路線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充分展現了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焦裕祿同志用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和黨的的光輝形象,“他這種為民愛民親民的作風,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和黨的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懷”;雷鋒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改革開放時期,郭明義同志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他的道德實踐為全國人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總之,井岡山精神中的“依靠群眾、勇于勝利”,蘇區精神中的“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無私奉獻”,長征精神中的“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延安精神中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西柏坡精神中的“軍民團結、同舟共濟的精神”,北大荒精神中的“不計得失、勇于犧牲”,“兩彈一星”精神中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焦裕祿精神中的“關心群眾、幫助群眾”,雷鋒精神中的“服務人民、助人為樂”,載人航天精神中的“特別能奉獻”等,都貫穿了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實踐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開篇和奠基,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傳承發展的紅色基因,流淌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中,分布在中華大地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增添新的內容,煥發新的活力。紅船精神與其他革命精神共同組成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有機整體,是革命文化中最為亮麗的風景,是我們黨百年發展的精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