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
馮和蘭(1917—1947),女,浙江鄞縣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教書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4月12日,因中共四明地委工委交通站遭敵人破壞而不幸被捕。捕前,曾機警吞下情報,并巧妙地發出信號,使其他同志免遭不幸。同年11月5日,在寧波江北岸草馬路就義,時年30歲。
每一回憶都成了心海沉重尖銳的創痕
(獄中給妹妹的信)
妹妹:
闊別半載豈僅三秋之感,尤其身入囹圄,度日如年,更會想到家。人非木石,豈能無感!你是我值得惦記的一個,因為父母之希望完全寄托在你的身上,你的身體又是多么孱弱呀!尤其是足疾是否時患,無時不在記掛中,你整天倒[到]晚忙著英文數學,課余時應該多作運動,盼不要做書本的牛馬,保重身體吧!
我想當你下夜課,在上床的一剎那,彼時在你腦海里定會想著小姐如何地受著人間地獄的折磨。而我呢?在這里唯一的自由——想,尤其在中秋的晚上,“月到中秋分外明,時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應該是團圓的象征,但對獄中的犯人,中秋佳節這是殘酷的諷刺呀!
日來細雨連綿,真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慨感!“秋到人間格外愁”,時序變換徒然增添了愁思,囚犯本來是每天過著秋天多愁的生活,現在真的秋氣肅殺的秋天,莫明的悲哀會無情的襲來,秋給我帶來無盡的往事,回憶沒有一幕不是甜蜜的,但如今身在井天,每一回憶都成了心海沉重尖銳的創痕,不可磨滅的創痕多是苦痛的結晶,朋友、家人個個映現在我的眼簾,唉!從此只能在回憶里見到他們哩!
至于我的前途或許是“山窮水盡疑無路,花明柳暗又一村”,如向最壞發展,那亦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過活著一天,就會有一天的希望,希望滋潤了獄中枯竭的生活,雖然這盞希望的明燈光線是多么細弱呀!保不住今朝,明晚會突然的吹熄!妹!以上一切不過是久靜思動,發發牢騷而已,千萬別告知父母,知道了,他們會如何的悲哀與何[傷]感呢!
就此匆匆草此 祝好
此信托要人寄出!
小姐和蘭上
十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