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1933年11月,中革軍委在瑞金創辦了培養軍隊指揮員的紅軍大學。楊尚昆奉命擔任紅軍大學副校長,分管后勤事務。學員有2000多人,祠堂改做的教室不夠用,桌椅也奇缺,這可把楊尚昆急壞了。
為了解決教室問題,他對祠堂周邊的8戶農家逐戶登門造訪,講明 了紅軍大學的“實情”,終于臨時借得這些農家七八間“閑房”做教室,還 借了一些桌子、凳子、椅子。然而,桌椅還是不夠用,怎么辦呢?
一天,楊尚昆路過一間教室門口,見后排的許多學員站著聽課,他十分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工作職責。他默默地回到辦公室,剛坐下,突然意識到自己白天很少在辦公室,凳子基本上閑置,只有晚上才用得 上。何不把自己的辦公凳拿出來給學員坐呢?這一閃而過的想法,讓楊 尚昆有種茅塞頓開的喜悅。
于是,第二天上午上課前,楊尚昆把自己辦公用的板凳搬到了教 室。學員們看到這一幕,既吃驚又感動。他們見楊尚昆為辦校日夜操勞, 人累得又黑又瘦,都不好意思占用他的辦公板凳。一名學員說:“楊校 長,我們農家子弟,習慣了,站著聽課沒關系,比起前方打仗的戰友們幸 福多了。板凳就留著你自己辦公坐嘛。”
“我是分管教學后勤的,看到你們站著、蹲著聽課看書,心里一直不 安,很對不起你們。白天上課時你們用,晚上我用……”
經楊尚昆一說,學員們只好接受了這條板凳。從這天開始,每天上 課前,有一名學員從校長辦公室準時把板凳搬到教室,傍晚這條板凳又 沿著這條線路回到校長辦公室。學校的宣傳欄上很快就登岀了一則《校 長與學員同條板凳》的表揚稿。
上一篇:為紅軍家屬砍柴
下一篇:劉少奇吃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