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8
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下山以后,國民黨將士何鍵率總部從萍鄉移至蓮花,親自督戰湘贛兩省各路“會剿”軍隊,共10余團兵力,釆取 “四面圍攻”的戰術,以湖南方面為主攻,憑借優勢兵力,向黃洋界、八面山、桐木嶺三大哨口發起了猛攻。紅五軍四、五縱隊和紅四軍三十二團在彭德懷、滕代遠指揮下進入了陣地,肩負起守衛井岡山的任務。
守山紅軍總共一千多人,而敵人有三萬之眾。五縱隊長李燦和三十二團一連連長徐彥剛帶著200多人扼守黃洋界哨口,全軍上下不分官兵冒著鵝毛大雪趕修工事。李燦一邊檢查布防,一邊熟悉地形。
忽然聽到一個戰士說:“我們人少,子彈又不足,就憑工事能消滅進 攻的敵人嗎? ”
那戰士剛說完,抬頭看到李燦站在面前,忙拉著他的手說:“縱隊長,我們槍彈少,用什么方法守住山? ”
李燦跳下工事笑著回答:“當然有辦法,不過辦法不會從天上降、地 上生,要靠同志們動腦筋想。”
旁邊有個戰士突然叫道:“我有辦法布上電網,把進攻的敵人一個一個電死!”
其他人都說:“你這是空想! ”而李燦同志卻說:“這也是辦法,雖然 電網搞不成,總有別的方法可行。”
狂風卷著大雪越下越大,李燦什么也不顧,只是仰著頭往前走,并喃喃地說:“子彈少,電絲網。”“哎呀! ”李燦突然叫了一聲,低頭一看,是一根竹刺。李燦竟忘記了疼痛,興奮地叫起來:“有電網了,有電網了! ”他連蹦帶拐地跑回營地召集大家開會研究,提岀用竹釘代替電網的辦法。三十二團一營一連的戰士多是袁文才部下,他們聽了都說行,因為在家打野獸也用竹箭射。但竹箭要加工,必須烤干,再用馬尿、人尿浸過 后,殺傷力會更大,以前戰斗中也曾使用過。
消息傳出,井岡山的群眾都發動起來。于是,大家用刺刀、馬刀、菜 刀、柴刀等開始了一場削竹釘的運動。
正在大家熱鬧非凡地趕制竹釘時,彭軍長來了,當他了解到削竹釘的用意后,連連稱贊說:“這個辦法想得好,真是發揮了我們工農兵的智慧,你們的竹釘陣,越多越好!”
第二天白銀湖、桐木嶺的部隊也開始削竹釘。幾天工夫,在紅軍陣 地前沿都密密麻麻釘滿了竹釘,井岡山的山腰,增加了一道兩里路寬、 二十多里長的竹釘子防線。
最早向黃洋界、八面山進攻的敵人,是湖南軍閥吳尚指揮的兩個師。紅軍戰士在戰壕看著敵人又吹號又打槍并氣勢洶洶地喊叫著:“快上!,,“快爬! ”當敵人爬進竹釘防線時,就慢下來了。有的人腳被刺穿, 有的敵兵想坐下來捂傷口,屁股又被刺出血。湘軍中士兵穿的是草鞋, 軍官穿著的是皮鞋,軍官不知道士兵吃了竹釘的苦頭,只是舉著槍喊:“后退的就槍斃! ”當敵人爬到紅軍的射擊圈內,李燦發出信號,一槍先干掉一個敵軍官,接著全面開始反擊。敵軍大亂,有的哭,有的喊,狼狽不堪地退了下去。
守山部隊從27日至29日,浴血奮戰了三晝夜,擊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守住了陣地。
上一篇:賀龍入黨
下一篇:賀頁朵的入黨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