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2
從《紅色家書》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更讓我們信心滿滿、能量十足。每讀完一封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信,仿佛就看到了一名英烈在英勇就義之前大義凜然的無畏和對家人難分難舍的訣別,心中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些許能體會得到劉奇同志在井岡山讀到《紅色家書》時的“不忍釋手、動情落淚、徹夜難眠”。作為一名地方的組織工作者,看到革命先烈字字千金的家書,更有責任有義務去領會每封家書、每則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感受堅定信仰帶來的強大力量。讀后,也有些感悟,與大家共勉。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執著追求。撫今追昔,鉤沉史海。忘不了,杜永瘦在獄中與敵人開展堅貞不屈的斗爭,在犧牲前兩天,給臨產妻子的遺書,“你的前途應當是干!你的責任應當是干!干??!只有干共產主義,才是人類的出路!”忘不了,劉伯堅在紅軍主力長征時,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后作戰負傷,不幸被俘,在獄中振臂高呼,“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力量作出生動注解。正是這樣一股力量,集聚著沖破萬千險阻、克難制勝的膽識勇氣,凝聚著實現偉大目標、不屈不撓的毅力擔當。常言道,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品讀《紅色家書》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在黨成立初期,一大批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的共產黨人,雖然前行之路千難萬險、曲折多彎,但是仍攻堅克難、矢志不渝,始終充盈著闊步前行的豐沛力量。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們永不退縮、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翻閱《紅色家書》,從楊杰教誨其子“世道艱苦,奮斗才是出路”到鄧中夏鼓勵獄中妻子“牢獄是極好的研究室,每天讀書,可以消卻寂寞煩惱”;從車耀先的“我們宜表面沉寂,充實自己”到向警予的“發奮作一改造社會之人”,這一段段情真意切的文字,讓我們知道,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無所畏懼的精神去開拓;越是充滿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如今,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盡磨難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距離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從未如此之近。沒有一種擔當,比肩負民族的前途命運更為偉大;沒有一項使命,比實現人民的共同夢想更為崇高。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充實到改革發展一線,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不回避、不推諉、不扯皮,主動擔當,勇挑重擔,努力開拓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局面。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耙幌︼L波路三千,把家園骨肉齊拋閃”。不是王孝錫烈士冷血無情,不在父母身前盡孝,而是有更大的家,更大的國需要他們眾志成城,一往無前?!凹沂亲钚瑖乔f家?!睕]有千千萬萬革命先烈舍小家、為大家,就沒有今天的當世太平,海晏河清!著名學者文潔若女士曾經對《紅色家書》作出評價:“家書里記載的家庭瑣事往往和那個時代的大事連在一起,當大事發生時,那些普通參與者同樣是創造歷史的主人”。這讓我感受到,不論他的崗位多么平凡,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國的基石,每一個普通的共產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舍小家,顧大家”,這不是口號,也不是標語。就像我們選擇了當一名組工,就要始終保持一顆拳拳為民的初心,肩負組織重托,不辱職責使命,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
感受信仰的力量,要求我們用更加努力的工作傳承革命先烈們永不褪色的意志品質。1930年8月,裘古懷烈士在犧牲當日給黨和同志們的遺書寫道:“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87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沒有了饑寒交迫的窘境,更要牢記革命先烈的囑托,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出色的成績傳承好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勝利和平,走好新時代組織工作的長征路。組織部作為黨委的重要政治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站位,在推進領導班子和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和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中履行政治責任、強化政治擔當,突出問題導向、務實精準施策,著力提高組織工作質量。當前,要當好學習的組織者、推動者,組織廣大讀好《紅色家書》,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大力推動領導家風建設,形成愛家庭、重家風、重家教的良好導向,以良好的作風帶家風轉民風促社風,凝聚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把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