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紅色家書》輯錄了李大釗、方志敏、夏明翰等三十位革命烈士的獄中遺書、就義詩、家信等紅色書信,不僅表達了對親人的濃厚情感,更是展示了共產黨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心路歷程和堅強。細細讀來,字里行間通透著感人至深的真情,述說著舍生取義、英勇報國的家國情懷。掩卷沉思,令人感慨萬千,潸然淚下。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前行。進入新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時期,需要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凝聚繼續前進的初心力量。
這份力量源于堅貞不渝的理想信念。“你們法西斯匪徒們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絕不能絲毫動搖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是鐵一般的堅硬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方志敏、夏明翰等革命先輩在面對國與家怎么擺位、義與利怎么選擇、得與失怎么取舍的問題時,始終旗幟鮮明、無所畏懼、立場堅定,表現出了堅貞不渝的理想信念。作為新時代要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從中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并轉化為自身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堅決維護核心、堅定看齊追隨的高度自覺,始終做到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不失信仰、不丟理想。
這份力量源于碧血丹心的忠誠品質。“鍘刀下,不變節......殺死我一人,革命殺不絕”“死可以,變節是不可能的”,面對國民黨高官厚祿誘惑和殘忍的酷刑折磨,劉紹南、楊匏安等先烈不為所動,威武不屈,表現出共產黨人對黨忠貞不二的崇高品質。對黨忠誠,既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規矩。習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紅色家書中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忠誠的真諦,踐行了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作為新時代共產要深刻認識到,從我們舉拳宣誓那一刻,身上就打上了共產黨人的烙印,必須把對黨絕對忠誠擺在“第一位”,堅決維護習總書記在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樹牢“四個自信”,鑄牢一心向黨的忠誠之魂、鍛造一錘定音的忠誠之能、培塑一塵不染的忠誠之形。
這份力量源于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王孝錫在被捕之后仍不忘民族獨立之大任,書寫了“我的責任策勵我不能一刻安寢,一腔熱血要澆遍地球西東。”的悲壯凱歌。杜永瘦在就義前給其妻子裴韻文的一書中寫道:你的前途應當是“干”!你的責任應當是“干”!你的命運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類的出路!深切囑咐,讀來氣壯山河,振聾發聵,思之觸及靈魂,震撼心靈。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肩負起“驅逐列強,振興中華”偉大使命,這是何等偉大胸懷與壯志豪氣。時代在發展,共產黨人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沒變。我們要始終保持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銳意改革,勇于創新,開拓前進,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脫貧攻堅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這份力量源于心系蒼生的家國情懷。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在獄中自述:“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所其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陳覺在給其妻趙云霄的遺書中說道:“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他們懷著一份赤子之心,把對國家、對人民的愛,清晰的鐫刻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彰顯出共產黨人無私的大愛和博大的家國情懷。習總書記曾動情地說:“無論我走到那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并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新時代長征路上,我們必須要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在人民群眾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的地方下功夫,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真正把民生實事、好事辦實辦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在革命先烈信仰的燈塔光芒下,高擎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接續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接力棒”,完成好屬于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