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正當工農革命軍在水口開展群眾工作之際,酃縣黨組織周里前往 酃城偵察回來報告:茶陵敵軍兩個團向水口撲來。
毛澤東聞訊,當即決定兵分兩路:由一營黨代表宛希先率二、三連 插向茶(陵)安(仁)邊境,襲擾敵后,迫敵回撤,然后即返茅坪;毛澤東 則親率團部和三營、一營一連、特務連折入遂川縣境,繼續游擊,發動群眾。
10月22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主力到達遂川西部的大汾鎮。 豈知,這支弱小的部隊在此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
劫難的由來是遂川縣反動武裝頭目、靖衛團團總蕭家璧的突然襲 擊。蕭家璧,人稱“蕭屠夫”,一貫心狠手毒,殺人不眨眼。當部隊剛 剛在大汾住下,他即揚言不準革命軍駐扎,如果不走,就要拔刀相見。
對于這種威脅,從大革命的血泊中走過來的革命軍已司空見慣, 何況現今還有數百枝鋼槍。于是,團部未予理睬,照常派崗、宿營。
是夜,寒氣襲人,烏云沉沉。工農革命軍指戰員們剛進人夢鄉不 久,蕭家璧便糾集了三四百靖衛團丁向大汾發動突然襲擊。密集的槍 聲劃破了山鄉之夜的寧靜。毛澤東當即命令三營營長張子清、副營長伍中豪向敵人進行回擊,搶奪圩外被敵人占領的制高點,他自己則率 領團部和一營一連、特務連,沿山溝繞到敵后,欲與三營呈夾擊之勢, 消滅來犯敵匪。
戰斗越打越激烈。革命軍因鞍馬遠征,十分疲勞,加上人生地疏, 倉促應戰,難以抵擋敵人的進攻。團部欲與三營聯絡,又被蕭家璧靖衛團隔斷。于是,毛澤東下達命令撤退。然而這時,三營卻不知哪里去了。
此刻,可以說是工農革命軍自三灣改編以來最慘的時節。對此潭 政在《三灣改編前后》記述說:“第一營的一連以及團部、特務連由毛 澤東同志帶領,部隊雖然沒有損失好多,但每一個人都很狼狽,毛澤東 同志也只穿了件長袍子。大家吃了飯,他還沒有吃飯,后來搞到了飯 又沒有東西盛,就用衣服兜,用兩根樹枝當筷子。”吃飯以后,隊伍走 走停停,盼望能與三營會合,但三營始終未能出現。原來,三營在匆忙 中退出戰斗,卻走錯了方向,向南轉到桂東去了。后來,三營在張子淸、伍中豪的帶領下,又轉到上猶縣鵝形,與朱德、陳毅的部隊取得了 聯系,參加了朱德部的上堡整訓,得到了物質和彈藥補充,直到12月 才離幵朱德部,轉輾到茶陵,歸還建制。
,部隊來到黃坳時,收集失散人員。這時,毛澤東身邊只有30多人 了。隨后繼續行軍。戰士們卻稀稀拉拉地坐在地上愁眼相對。這時, 毛澤東毅然站了起來,挺直身子,精神抖擻地對大家說:“現在來站 隊!我站頭一名,請曾連長喊口令!”
毛澤東鎮定、堅強的精神,頓時感染了戰士們。30多個戰士紛紛 提槍人列。接著,后面的隊伍也趕了上來,總共收集200余人。
大汾劫難后,在毛澤東的率領下,這支“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革 命隊伍,趁著蒼茫夜色,又踏上新的征程。
上一篇:水口建黨-創業奠基
下一篇:三大紀律的首次頒布-創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