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工農革命軍從茶陵回到寧岡后,毛澤東為了布置長期的斗爭,針 對部隊“傷、亡、病、逃,損失甚晶”和“軍事技術太差”的狀況,決定創 辦一個軍官教導隊,培養和訓練下級軍官以及邊界各縣的赤衛隊指揮人員。
軍官教導隊設在礱市的龍江書院。龍江書院建于1840年,原是 江西的寧岡,湖南的茶陵、酃縣三縣客籍捐款建起來的客籍子弟最高學府,建筑甚為寬闊、雄偉。
教導隊的隊長由呂赤擔任。呂赤,四川人,黃埔四期學生,參加過北伐戰爭。三灣改編后,曾擔任軍官隊的隊長。這時候的軍官隊,人 員已所剩無幾了。選擇呂赤出任軍官教導隊隊長,足見毛澤東的知人善任。
1927年12月底,軍官教導隊創辦起來了。學員共有100余人, 都是從部隊里及地方武裝中選派的班長和積極分子。為把教導隊辦好,呂赤又挑選了慌軍事技術的陳士榘、張令彬、陳伯鈞來擔任區隊長,從部隊中挑選袁炎飛和一個姓黃的山東人擔任教官,并由蔡鐘擔 任教導隊黨代表。
開學那天,舉行了開學典禮。百余名學員服裝各異,卻精神抖擻, 聚集在龍江書院“明道堂”,聆聽毛澤東講話。
毛澤東說:“同志們,軍官教導隊今天正式開學了。這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你們是教導隊的第一期學員,應該感到驕傲。從今天起, 你們就要在這里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人,不是在娘肚子里就懂馬列主義,懂用兵打仗的,所以要學習。但要在短期內學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亊情,這就需要有移山倒海的氣魄。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推 翻軍閥政府,消滅封建剝削,完成土地革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也需要有移山倒海的氣魄!
毛澤東的講話,給學員很大鼓舞。
呂赤辦學有方,訓練有素。他將教導隊編為三個區小隊,陳士榘、 張令彬、陳伯鈞分任區小隊長,要求各區小隊從嚴治兵,按規辦事,展開競賽活動。
按照辦學要求,教導隊以軍事教育為主,兼學政治、文化。軍事方 面有隊列、單兵刺殺、地形地貌、軍事指揮等練習內容;政治方面有階 級斗爭、土地革命、政權建設等內容;文化方面則以解釋“打倒帝國主 義”、“推翻封建統治”、“實行土地革命”、“擴大人民武裝”、“建立紅色政權”等政治口號,開展識字活動,把學政治與學文化結合起來。 此外,教導隊還很注重實踐,經常組織學員到附近農村、山地開展群眾工作,進行實地軍訓。
毛澤東對教導隊的工作很關心。有一天,進行單兵刺殺訓練時, 寧岡學員謝華光總是不得要領,氣得袁炎飛教官想發脾氣了。正巧毛 澤東來了,他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啟發謝華光要帶著階級仇恨來練,就好像敵人就在前頭。受此啟發后,謝華光刺殺得又狠又猛,步伐整齊, 一時傳為美談。
有一天,黨代表蔡鐘請毛澤東給學員講講革命:什么叫革命?革什么命?怎樣革命?蔡鐘說他講不透。
毛澤東應允了。他來到教導隊,深入淺出地闡明“革命”的意義, 使學員們一聽就懂。時隔半個多世紀,當時的學員譚震林還能記憶猶 新地講述毛澤東怎樣用湖南鄉間常見的水車舂米的例子,來說明為什 么要革命的道理。他說,毛澤東一邊打著手勢,一邊說:“大家都知道 舂米吧!舂米的方法,一個是你拿著棍棒,你頓一下,我頓一下,把谷子舂成米。另一個方法是用水車,上面安一根棒子,棒子上捆塊石頭, 水一沖,水車不停地轉動,下面的石臼就不停地舂米,這個方法就革了前一個方法的命,更進步了。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機器碾米,機器轉 動起來,谷子很快就變成米,這又是一場革命,又進步了。”“我們革命 的目的是什么?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所有用人力的生產,變成 用機器的生產。要達到這個目的靠誰呢?靠群眾自己。那么,群眾怎么知道革命的道理呢?那就是靠我們共產去給他們講。所以你們到哪一個地方,都要注意這個問題。”
由于經濟上的困難,教導隊的學習條件極差。沒有桌子,學員們就用磚塊架木板代替;沒有凳子,就席地而坐;沒有紙,就用竹片、筍 殼、杉皮充當;沒有筆和黑板,用木炭作筆在地上劃。……就這樣,軍 官教導隊的學員們在山鄉的陋室里,頑強地學習,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
邊界的斗爭“一天比一天激烈”,教導隊原定經常辦下去,可第一期辦至1928年2月下旬攻打寧岡新城時就結束了,直至“八月失敗” 后才在茨坪又辦了一期。那時,工農革命軍已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 軍,教導隊亦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官教導隊。隊長呂赤不幸在1928年3月間死于一起槍走火的意外事故,教導大隊長便改為梁軍擔任,副大隊長為周子昆,黨代表為蔡會文。
在第一期教導隊中學習的學員,結業后回到各自崗位,積極地投入了艱苦的斗爭并擔當重任。如:寧岡的謝華光擔任了縣赤衛大隊 長;蓮花的劉仁堪擔任了縣工農兵政府主席等,他們在井岡山武裝割 據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軍官教導隊的開辦,為我軍培育了一大批早期軍事指揮人才,為羅霄山脈中段紅色政權的創建造就了一支富有斗爭經驗的隊伍, 同時,也為我軍后來創辦各種軍事訓練班及軍事院校提供了寶貴經驗。
上一篇:象山庵聯席會議-創業奠基
下一篇:創辦桃察被服廠-創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