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
袁文才:又名袁選三,1898年生于寧岡茅坪馬源村,客籍人。曾念過多年書,學業時斷時續,后來上過初中,由于歷史原因,寧岡土、客籍之間矛盾十分尖銳,袁文才一家深受土籍豪紳地主的壓迫和剝削。1923年,寧岡茅坪一帶的村民被土豪劣紳逼上梁山,組織起“馬刀隊”,公開與地主劣紳為敵,形成一股綠林勢力,以亞春為首領。袁文才很早就與當地土豪結下深仇,遂公開投奔“馬刀隊”。由于袁文才念過書、有文化、會計謀,被委任為參謀長之職,不久便當上了“馬刀隊”首領,成為群中之王。因“馬刀隊”人多勢大,活動時間長,在寧岡周圍影響大。
王佐:又名王云輝,綽號王南斗,1898年5月生于井岡山下莊村水坑一個貧苦農民家,客籍人。王佐早年喪父,家境貧困,兄弟姐妹多,王佐年幼隨母親和哥哥漂泊流離。為了維持生活,從小跟叔叔學裁縫,沒有念過書。1921年,井岡山周圍的一些農民不堪忍受土豪劣紳的殘酷壓迫和剝削,揭竿而起,打出了“劫富濟貧”的旗號,成為當地一支綠林組織。首領是朱孔陽,綽號叫朱聾子。王佐走投無路,為貧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聾子隊伍,上山為匪。開始,王佐在朱部做縫衣活,后來,朱鐸子發現王佐機靈聰穎、精明能干,就讓他擔任偵探兼采買,深得賞識。后來,王佐離開了朱聾子回到下莊,用平時積蓄的錢,買了九響槍,還打了幾枝土槍,邀集幾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隊伍,自立為王,成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佐都是客籍人,有著共同的社會地位和苦難家史,又是同年生,后結為“老庚”,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他們所帶領的部隊,一個在井岡山上的大小五井一帶活動,一個在寧岡
茅坪周圍活動,互相配合,各貓一方,扼守著險要的地勢,王佐烈士墓 經營著自己的老巢,成為井岡山山上山下兩支頗有影響的隊伍,勢力很大的綠林武裝。
1926年,勢不可擋的革命潮流,對袁、王綠林武裝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遂川、寧岡兩縣委分別派人到袁、王綠林武裝開展工作。袁文才于是1926年秋加人共產黨。在大革命的推動下,這兩支農民武裝改編為農民自衛軍,使原帶有土匪習性的綠林組織變成了帶革命性的地方農民武裝。大革命失敗后,袁、王沒有放棄槍桿子,仍各保留著60枝槍,活躍在深山老林,繼續與當地豪紳地主展開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