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由于大多數青壯年男子都參加紅軍上了前線,一到春耕的季節, 中央蘇區許多田地就面臨無人耕種的境地。江西的婦女雖然素來勤勞,但當地盛行一種迷信說法,說是“婦娘學犁,母雞學啼,觸犯天理, 要遭雷劈”,導致一提到犁田、耙田,婦女們就往后縮。
為了破除迷信邪俗,推動農耕生產,時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長的蔡暢,率先挽起褲腳下田,拜老農為師,學習犁田、耙田。她學會操作后,就把各鄉婦女代表集中起來分批輪訓,在田間傳授技術。 在興國縣第一次女工農婦代表大會上,蔡暢提出,要發揮婦女半邊 天的作用,承擔起后方的生產與支前等各項任務。她說:“婦女要接 上男同志的班,凡是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要力爭能夠辦到?!?/p>
贛南婦女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鄉里人,她們在蔡暢的帶動下, 在有經驗的老農的指導下,很快就學會了犁田、耙田。蔡暢還組織 發動婦女成立耕田隊。當時興國縣婦女共組織起耕田大隊233個, 耕田小隊1528個,犁牛合作社72個,勞動互助社1206個。長岡鄉 的婦女耕田隊隊長李玉英成長為蘇區著名的女犁耙能手,蘇維埃中 央政府為此嘉獎給她兩頭大水牛和一條藍裙。
蘇區婦女以自己的實踐破除迷信,發展了生產。沒有一個婦女 因犁田、耙田而遭“雷公打”。自此,興國全縣乃至整個蘇區形成了 婦女犁田耙田的高潮。
上一篇:紅埔軍?!獎⒉刑K區辦學
下一篇:病榻受命——張子清身負重傷守井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