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
1935年3月4日,贛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在信豐塘村不幸被俘。因為國民黨政府早已懸賞五萬銀元通緝他,并將他的照片 發到了各“圍剿”部隊,所以,沒過多久劉伯堅就被指認出來了。
敵人的團長勸降他說:“識時務者為俊杰,以你這樣的才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并許諾劉伯堅,只要他暫時辦理脫黨手續, 便可得到自由和重用。劉伯堅一口回絕:“我干革命就是順應歷史潮 流,要干革命就會有危險。沒有危險就沒有革命,沒有犧牲就沒有 工農大眾的解放。”見多次誘降無效,敵人便用十多斤重的鐵鐐押著 劉伯堅游大街,妄圖從精神上瓦解他的斗志。劉伯堅昂首挺胸,向 圍觀的群眾頻頻點頭致意,表現出了共產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 使敵人的詭計破產。這天晚上,他寫下了充滿浩然正氣的《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拼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后來,敵人又逼迫劉伯堅辨認所有被俘的人,他卻堅稱都不認識, 讓許多被俘的同志得以釋放。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劉伯堅寫下了幾封家書。3月16日,他在給大嫂的信中囑咐道,不要去找與他有交情的國民黨要人馮玉祥、 于右任等來營救他,如果去求他們說情,便是“喪失革命者的人格' 3月21日,劉伯堅留下最后兩封信。在給大嫂的信中說:“弟為中國革命犧牲毫無遺恨,不久的將來,中華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弟的 熱血不是空流了的。”在給夫人的信中寫道:“望你無論如何要為中國革命努力,不要脫離革命戰線,并要盡一切力量教養虎、豹、熊 三幼兒成人,繼續我的光榮的事業。”
1935年3月21日,劉伯堅懷著真理必勝的堅定信念,犧牲于江西大余縣,時年40歲。
上一篇:報紙里的秘密——項英讀報察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