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7
1949年,革命的形勢發生了質的變化,1月10日,淮海戰役歷時66 天,以殲敵56個師55萬的輝煌勝利而結束,此時東北全境已經解放。1月14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攻城部隊向天津發起全線總攻,經29個小時激戰,全殲守敵13萬余人,生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等。隨著華北第二大城市天津的解放,塘沽之敵倉皇乘船逃跑,塘沽遂告解放。
天津被克,北平名符其實地變為四面無援的孤城。經過中共北平地下黨有力的工作,北平民主人士及開明人士的多方勸說,北平守將傅作義終于轉變了立場,于1月21日與中共正式簽署了《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將北平守軍1個“剿總”總部、2個兵團部、8個軍、25個師共25萬人幵出城外,聽候改編。
北平和平解放了。
1949年3月23日,毛澤 東率中共中央機關向北平進3月25日晚上,新華社播發了消息:中共中央、毛澤東已經進駐了北平!敗軍之將蔣介石在南京聽到這一電訊,嘆口氣道:“我們的情報人員干什么去了! ”然而,他縱使有多么強大的情報人員也阻止不了中國革命勝利進軍的步伐,蔣家王朝的末日馬上就來臨了!
4月中旬,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名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向全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同時,對于凡愿停止戰爭、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的國民黨地方政府和地方軍事集團,可以按照《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的大意,同他們簽訂地方性的和平協定。 遵照此項命令,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早已準備就緒的渡江戰役開始發動了,蔣介石的老巢南京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下一個解放目標。
此時,參加和指揮了豫東、濟南、淮海等重大戰役的賀敏學已是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九兵團二十七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在渡江戰役前夕,賀敏學提出先派一支先遣部隊過江偵察以確保渡江全勝的設想,這個設想得到渡江作戰總前委的肯定。隨后,賀敏學又親自參與渡江方案的制定。4月6日,他屬下的二十七軍先遣部隊460余人先行渡過長江。4月20日子夜,渡江戰役在千里戰線展開,二十七軍在軍長聶鳳智、賀敏學等人的率領下,在安徽省無為縣的泥汊和狄港地段,迅速突破長江天險。該軍七十九師二三五團一營三連率先登上了長江南岸。毛澤東在1953年稱此舉為“渡長江第一”。二野、三野的其他部隊在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的千里戰線上,乘風破浪,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長期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瓦解。
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
蔣介石苦心經營的大陸政權垮臺了。
正在這時,遠在沈陽的賀氏姐妹接到毛澤東要兩個孩子——毛岸青和嬌嬌去北平的電報。
賀子珍看到毛澤東沒有給自己回信,明白了毛澤東的心,她開始收拾嬌嬌的幾件衣服和從蘇聯帶回來的書籍,還把岸青的東西也收拾好。嬌嬌不解地問賀子珍:“為什么要把我的東西收拾起來呢?”
“嬌嬌帶上自己的東西,到北平去見爸爸呀! ”賀子珍低著頭說。
“媽媽也一起去嗎? ”見賀子珍不收拾自己的東西,嬌嬌又問。
“不,媽媽不去。你和岸青哥哥兩個去。”
賀子珍笑著,笑得苦澀,幾乎像哭。
“你媽媽現在不去,她要過些日子才去。”站在旁邊的賀怡對嬌嬌說著,又轉過臉告訴賀子珍:“我和兩個孩子一塊兒去。我要見主席。我要為你把一切事情辦好!”
賀子珍沒再說話,只是為孩子們忙碌著。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賀子珍把女兒拉在身邊,一遍一遍地叮囑:“嬌嬌,到了爸爸身邊,要聽爸爸的話,要好好學習,要照顧爸爸的身體,不要淘氣,不要影響爸爸的工作。”
嬌嬌點點頭答應,心里卻奇怪,媽媽怎么忘了,我從小就不會淘氣啊!
第二天,蘇聯駐中國的特命全權大使尤金和賀怡領著岸青、嬌嬌從沈陽坐上了火車,到北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