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鐵一樣的紀律,已經澆鑄進我軍全體官兵的心中,融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中!它是實踐中得來的真 知,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誕生還和一片神奇 的苞谷地有關!
1927年10月,那是一個晴朗萬里的日子,但是在紅軍心頭卻陰 銳隊伍在行至大汾時遭到土匪蕭家壁的偷襲,部隊猝不及防。 就在危急時刻,張子淸手下的三營不知何故與大部隊失去聯系,去向 不明。部隊雖然經過全體指戰員奮勇殺敵,擊退了敵軍,粉碎了白軍 的陰謀,但是部隊自身也損失慘重,只剩下團部和一營一連等總共不 到兩百人的有生力賢!
隊伍向著王佐所部方向繼續開進,然而考驗并沒有結束。激戰過 后,長途行軍的疲憊和饑餓向隊伍襲來。這一帶人煙稀少,部隊根本 無法尋找到老百姓購買糧食;而且時近深秋,早已過了收獲的季節,甚 至連草根都難以尋覓,部隊的后勤保障十分困難!
毛澤東走在隊伍的中央,望著饑腸轆轆的戰士,思考現在的嚴峻 形勢,感到從未有過的艱難;同時,隊伍很快就要和王佐的隊伍會合, 如何給王佐的農軍一份精神上的“見面禮”,讓他們明白工農革命軍 的性質,放下思想包袱,也是毛澤東仔細斟酌的大事。以隊伍現在這種狀態可不行呀!
隊伍徐徐向前行進著。就在轉過一個山路時,前頭有人驚呼:“苞谷!”
這聲驚呼,仿佛是一顆投進平靜湖而的石頭,隊伍的秩序立刻出現小小的浞 亂。大家都爭著向前涌去,想看個究競。
原來,前方是一片金燦燦的苞谷地。本是滿山的蕭瑟,在這峰回路轉之后,卻 是柳暗花明!荒草萋簍早已拋在腦后,映人眼簾的貴象讓人仿佛置身于一派豐收 之中。一片片綠油油的葉兒襯托下的是一個個碩大飽滿的苞擠。陽光映照下,熟 透的苞谷粒顆顆閃著金子一樣的光亮相互擁擠普排滿了整個苞谷榨棒上。早已餓 得前胸貼后背的戰士們都停下腳步,仿佛瞬間被幸福包圍,盯蒞這片苞谷出了神。 有幾名小戰士再也無法遏制心中的沖動,邁開腳步就向苞谷地狂奔而去。也許是 饑餓催發的力世,他們輕易掰下一個個飽滿的苞谷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此刻口中的苞米也許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最美味的食物!說來也怪,一個苞 米就早已填滿轆轆的肚子。幾個小戰士頂著圓滾滾的肚子和順手掰回的兒個準輅 帶給其他戰友們共同分享的苞米#速回到了隊伍中。
“平日里已經三令五申,要愛護老百姓的東西,不拿老百姓的一個紅袈,現在居 然還出現這樣的事!快和王佐的隊伍會合了,這樣的軍紀怎么行!”
隊伍里的毛委員看到這一輜后,心中十分氣憤,加快了腳步,想上前狠狠訓斥 一頓那幾個私自掰老百姓苞谷的小戰士。可是走了幾步,毛委員轉念一想:
“戰士們走了這么久,已經很久粒米未進了,出于本能發生這種事也是情有可 原。原則是要講,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我這樣訓斥一頓,不但解決不了問 題,還會適得其反!”
這時,一個念頭在毛委員腦海閃過。只見毛澤東讓部隊原地休息,喚替衛員取來一塊木牌,掏出筆墨當場揮肇潑墨。在官兵們的圍觀中,毛澤東寫下:“我們是工 農革命軍,路過此地,因饑餓,掰吃了你地里的苞米,現留下銀圓一塊。”寫完毛澤東 從口袋里拿出一枚銀圓交給替衛員,讓他把木牌和銀圓置于被戰士掰過苞米的地 旁。毛委員用這一舉動給戰士們上了一堂課,這堂無聲的課讓每名紅軍戰士在心 中播下了一顆這片苞谷地小小的種子,一顆將像那片苞谷地一樣豐收的愛民護民的種子。
10月24號,部隊與王佐所部會合后,毛澤東在荊竹村的“雷打石”集結隊伍, 向工農革命軍宣布了三大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第 三,打土篆要歸公。”
“我們是工農革命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革命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我們 貧苦大眾翻身做主人!我們要和貧苦農民搞好團結,而不能再發生隨便掰人家苞米的事情了。這三條紀律大家能做到嗎?”
“能!”戰士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聲在山村中回蕩。
從此,“不拿老百姓一個紅翦”的紀律在革命戰士心中不僅扎下了根,而且一代 代傳承了下去,伴隨著這支隊伍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而那塊貧瘠、少有人煙而又 是深秋季節的神秘苞米地,當地的老表聽說后也曾沿著紅軍行軍而來的路找尋過, 但找到的只是一片荒涼和蕭瑟。
大家都相信定是山神顯圣,鄉民們就在這里開荒種上了苞谷,沒想到看似貧瘠的土地上莊稼長勢喜人!因為苞谷的葉上都會有一個銀圓大小的白斑,而且長出的苞谷粒大又甜,所以鄉親們就給它取了個名字:銀岡棒棒。這塊地也被稱為銀圓地。
(口述:胡衛華;地點:井岡山會師紀念館;整理:王棋清、陳鋼)
上一篇:一塊鹽腌白蘿卜
下一篇:雨夜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