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9

2016年7月19日至23日,按照縣紀委監察局安排,本人趕赴井岡山紅色文化培訓中心,參加了為期一周的“九寨溝縣紀檢監察綜合能力提升班”,學習了《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增強、端正黨風、遵守黨紀,促進廉潔自律》、《學習貫徹“四種形態”》、《危機公關與媒體應對》等課程,參加了體驗式教學、拓展式教學、革命先烈后代訪談教學、教唱紅歌、實地考察,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等活動,思想得到升華,心靈受到洗禮,精神為之震撼。現在我按照革命軍人訓練口令“齊步走,一二一”談四點自己的學習體會一“一個感受、二點體會、 一個傳承”。
一、我對這次培訓的一個感受
培訓能取得圓滿成功,這取決于“學校老師組織好,培訓學員收獲大”。我參加過很多類型的短期理論培訓或業務培訓,但像井岡山紅色文化培訓中心這樣創新的教學模式還是第一次,據學員們反映,每堂課下來都有收獲。我們都學習過《中國革命史》,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以及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這次聽了各位老師的講解,我對井岡山斗爭和井岡山精神有了深刻的記憶,心靈受到了洗禮,精神為之震撼,這不是空話套話。7月20日下午,兩個半小時的訪談式教學,參加的學員也不僅僅是我們一個班,有來自祖國大江南北不同地方好幾個班的學員,教學過程中爆發出數十次熱烈的掌聲,這沒有人提示,也沒有人指揮,這都是由衷的、自覺的、發自內心的感動。這是井岡山紅色文化培訓中心在教學方式和讓學員“入腦入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政治思想教育上借鑒和學習。
二、我對"井岡山精神”的兩點體會
關于井岡山精神,按照江澤民同志的高度概括可以總結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二十四字。今年二月,習總書記三上井岡山,概括為“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四句話28字的井岡山精神,這些都需要我們牢記和發揚傳承。通過一周的培訓,我個人對井岡山精神還有兩點深刻的體會:
第一個體會是“苦難輝煌”,這四個字是金一南先生寫的反映中國革命歷史進程的一本長篇小說的書名。對于共和國今天的輝煌,我想大家都有目睹——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等等,但我們不能忘記當年的磨難,當我了解到井岡山艱苦卓絕的斗爭犧牲了48000多名同志,而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名,這些名字都鐫刻在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碑上,這其中就有朱德的妻子伍若蘭。另還有32000多無名烈士只能用一個無名碑代替。那些革命先烈犧牲時大多 只有二十幾歲,比如和毛澤東一起舉行秋收起義、帶領部隊上井岡山的總指揮盧德銘,犧牲時年僅22歲。反觀現在22歲的人還是個孩子,大多還沒有工 作,有的正在讀大學,有的還在玩游戲。也正是這些苦難、磨難以及犧牲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精神為之震撼,知道了當年是怎么把紅旗從井岡山插上天安門,知道了星星之火是怎么樣燎原全國。不忘歷史,我們才能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第二個體會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嚴華經》中的句子,說的是不忘過去,不忘承諾。這個詞今年卻頻頻見諸報端和新聞,習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訪談教學中,和曾志的后人進行了訪談互動,曾志的故事很感人,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殘酷的斗爭環境中她已經對不起自己的 孩子(部隊轉移的時候不得不將孩子寄養在一戶姓 石的人家),建國后她也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并且又有了孫子。那個時候的她已經是中組部副部長這樣的高官,但她沒有將孩子一家接來同住,連兒子、孫子提出的解決吃商品糧戶口的問題,她也沒有給解決。她那樣的高干當然不是沒有能力去解決,她是 “不忘初心”,不能壞了規矩,這從她的遺囑中已經寫 得明明白白,聽了讓人潸然淚下。井岡山斗爭時期,許許多多的革命英雄、革命先烈能夠經受住敵人的嚴刑拷打,寧死不屈。例如劉仁堪烈士在刑場上被割 掉舌頭的情形下,仍用腳趾沾著自己的鮮血寫下了“革命成功萬歲”的句子。這是為什么?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且不忘初心,他們是共產,入黨時宣過誓,誓詞中有“保守黨的秘密”一條。今天我們為什么提“真學、真信”,因為今天的人有了太多的“口是心非”,更別說經得住敵人的嚴刑拷打。
三、我對井岡山精神的一個傳承
就是要一心一意弘揚傳承好井岡山精神,用以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讓自己真的不虛此行。我會自覺宣傳井岡山紅色文化以及學習井岡山紅色文化創新的教學模式,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再上井岡山,至少告訴自己的孩子、一起工作的同事,如果能來井岡 山,最好都能來一次。今后自己在工作上、精神上有所懈怠的時候,我會想想井岡山精神。雖然井岡山斗 爭時期的惡劣環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今天國際環境依然嚴峻復雜,南海問題、東海問題、國內矛盾依然突出,藏區穩定、新疆穩定、經濟下行的壓力、改革進人了深水區、十三五脫貧攻堅等等,還大有我們的用武之地,還需要我們繼續發揚井岡山艱苦奮斗的精神,把井岡山的紅色基因傳承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