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百里井岡,杜鵑怒放,草木蔥郁。
在這片被無數革命先烈鮮血染紅的土地上,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都蘊含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回望,魂之所在;前行,使命催征。4月下旬,江西省軍區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課堂搬上了井岡山,黨委首長率200余名新任團級單位主官、新調入向烈士陵園敬獻花圈,重走挑糧小道,參觀三灣改編紀念館……一個個場景、一幕幕經典、一段段往事,新一代革命軍人深深地汲取著歷史的養分,思索著腳下的路,在實地的感悟中尋根溯源,傳承紅色基因;在心靈的震撼中革弊鼎新,接受洗禮。
堅守“忠誠基因”――
重溫信仰力量,感悟絕對忠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井岡山上隨處可見的一句話。
“當年,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井岡山時不到800人,卻能最終讓星星之火燃遍全國,靠的是心中有信仰,要主義不要名利;相反,國民黨800萬軍隊,在解放戰爭中兵敗如山倒,蔣介石總結的失敗教訓中,第一條就是信仰缺失,要金條不要信條。”參觀完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不少官兵對信仰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部長江善忠,被國民黨部隊追至懸崖盡頭,他撕下身上的白褂子,從容寫下“死到陰間不反水,保佑共產黨萬萬年” 兩行血字后從容跳崖赴死;蓮花縣縣委書記劉仁堪在刑場被敵人砍斷了手、割掉了舌頭,就用腳趾蘸著鮮血,寫下“革命成功萬歲”“共產黨萬歲”11個鮮紅的大字……在井岡山,重溫一個個關乎信仰的故事,大家熱血沸騰。南昌縣人武部政委胡洪武說:“沒有堅定的信仰信念,就達不到那種精神境界。”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領導的部隊在游擊戰爭時被打散,為了重建黨的組織和武裝,他雖然腰間藏著一包作為黨的活動經費的金條,卻在四處奔走聯絡中靠乞討度日。在江西臨時省委重新成立時,他將全部金條一兩不少地交還給了黨組織。某預備役團高炮連連長張衛明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條件好了,生活富裕了,一些卻成了精神的乞丐,把對黨的忠誠置于腦后,直至淪為腐敗分子、階下囚。”
緬懷革命先烈后,永新縣人武部政委葉巖松寫下這樣的心得體會:有不少英烈我不熟悉,有些名字甚至是第一次看見。平時自認為讀過幾本書,可現在內心十分不安,不是惶恐于自己學識的淺薄,而是對這些英烈懷有一種深深的愧疚。
“甘祖昌將軍回鄉做農民的無悔選擇,夫人龔全珍老人深明大義服務人民的松筠之節,同樣靠的是堅定的信仰。相比之下,現在少數不信真理信金錢,不信馬列信鬼神,值得深刻反思。”蓮花縣人武部政委陳鵲輝說,他剛一到蓮花縣赴任,就深刻感受到人民群眾對“農民將軍”和“老阿姨”的愛戴和敬仰,更讓他倍感信仰的珍貴。
“習主席講,對黨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作為,對黨忠誠是扎根于心的誓言、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是具體的、實在的,絕不是虛無的政治口號、高調的政治表態。”授課輔導中,江西省軍區政委楊笑祥強調,貫徹“三嚴三實”要求,必須秉承當年井岡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抓住對黨忠誠這個靈魂,用習主席強調的“絕對”標準,把鑄牢軍魂作為世界觀改造的重要內容、人生修養的終生課題、錘煉的終極目標,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注射抵御侵蝕、不被污染的“政治疫苗”。
堅守“本色基因”――
回頭看清來時的路, 才能不忘本不迷途
在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官兵們像當年的紅軍一樣,挑著稻谷行進在陡峭的山路上,真切地感受紅軍當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挑糧小道上揮汗如雨,勝過課堂上千言萬語。”不少從駐沿海發達地區部隊交流到駐老區部隊任職的表示,來之前覺得老區經濟欠發達,但重溫艱苦歷史,頓時感到面紅耳赤。“從特區到老區,作為革命軍人,老紅軍的本色一定不能丟。”從駐沿海部隊交流來的80后馬彥博這樣說。
艱苦的斗爭生活既錘煉了革命者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也鍛造了領導者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品格。紅軍女戰士曾志晚年多次拒絕利用手中權力為井岡山斗爭時期失散多年、在井岡山農村生活的兒孫安排工作。她在寫給資助的貧困孩子的信中寫道“奶奶的錢是干凈的”,她一生做人為官始終堅守“干凈”二字。
“從大處說,只有個人‘干凈’,我們黨才能取信于民,凝聚人心,依靠群眾立于不敗之地;從小處看,‘干凈’是確保我們領導不被權力欲望浸染、不被‘糖衣炮彈’擊垮的法寶。”聽完曾志的故事,從艱苦地區來到省會城市南昌,擔任西湖區人武部部長的戚傳友說,他一定要知足知畏,增強“免疫力”,把好社交圈、朋友圈,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
回頭看清來時的路,才能不忘本不迷途。集訓中,大家感到,要傳承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的本色,關鍵要領導率先垂范、當好表率。
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中,省軍區黨委“一班人”刀刃向己,對照習主席提出的10個方面問題,聯系實際梳理了信仰缺失、忘戰懈怠、缺乏擔當、弱化、形式主義、心態浮躁等6個方面22個突出問題;成立清查、財務檢查整治、訓風演風考風整治、“五多”問題整治等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組,對相關問題進行清查整頓。
“做官猶如‘一襲白袍’,一旦染污就永遠洗不干凈”“拿了別人一分錢,在別人眼里就不值一文錢”“收別人的鈔票就是預訂法院的傳票”……學習討論中,官兵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談到:嚴字當頭才有清風正氣,才有民心公論。尤其在當前社會紛繁復雜,面臨諸多誘惑的情況下,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自覺約束言行舉止,堅守本色。
堅守“戰斗基因”――
再聞“鼓角錚鳴”,勇挑強軍重擔
“黃洋界上炮聲隆,以一當十敗敵兵。”險峻的黃洋界上,官兵們席地而坐,學習黃洋界保衛戰戰例。
從朱毛會師,看使命擔當;從輝煌戰史,看戰斗基因……一次“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安排了眾多軍史戰史學習。
對此,省軍區司令員張曉明解釋說,省軍區的大多來源于作戰部隊,從作戰部隊到省軍區系統,環境變了責任沒變、任務變了使命沒變,不是“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而是到了新戰位、有了新任務、面臨新挑戰。是軍人就要時刻牢記使命擔當、珍視戰位,不能因為和平環境而弱化軍人血性,矮化職責擔當,虛化使命任務。
“井岡山之行,我不僅看到了革命初期的艱辛,更親身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敢于擔當、永不言敗的開拓精神。如今貫徹‘三嚴三實’的實踐要求,就是要努力把強軍使命扛起來。”剛從“臨汾旅”交流過來的上高縣人武部政委張國輝,剛一上任就結合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制作了“上高會戰”宣傳片,給征兵宣傳熱身。他說,人武部就是要盯住強軍目標,腳踏實地干好本職,潛心研究國防動員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破解“當兵冷、征兵難”的問題,為國防后備力量建設貢獻力量。
參觀中,官兵沒有走馬觀花,而是帶著課題在思考。吉安縣人武部干事王家斌談到,在當時的形勢下紅軍不光要打仗,更要開展群眾工作。紅軍不光是戰斗隊,也是宣傳隊、播種機。與此相對應,《政工條例》明確規定:適應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要求,進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我軍戰斗隊、工作隊、宣傳隊作用。重讀歷史,讓我們對做好多樣化軍事行動中的政治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思考。
再聞“鼓角錚鳴”,勇挑強軍重擔。集訓中,不少是從老紅軍部隊新交流過來的,大家感到,作為駐守在紅土地上的人民子弟兵,聚力強軍興軍,關鍵還要繼承紅軍英勇善戰傳統,傳承好紅軍的“戰斗基因”:
“習主席反復強調,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必須按照打仗的標準搞建設抓準備,切實把戰斗力標準立起來”;
“開國大將粟裕,終身不打牌下棋、不唱歌跳舞,一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打仗。作為軍人,我們應該像粟裕將軍那樣,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作為主業主課”;
“江西森林覆蓋率高、水系發達,自然災害多,扎實做好遂行急難險重任務,必須下大力加強民兵應急力量建設,確保建在身邊、握在手中、用在關鍵”……
井岡山上,官兵們心潮澎湃,化作強軍興軍的蓬勃力量,如滾滾洪流奔涌向前!
上一篇:回爐淬火井岡山
下一篇:井岡山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