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
“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這28個字是習總書記2016年2月視察井岡山時指出的,現(xiàn)在作為總結“井岡山精神”的規(guī)范表述。這四句話,來源于對歷史的總結,繼承發(fā)揚“井岡山精神”,離不開對那段崢嶸歲月的回溯。
5月12日,赤峰市高層次人才愛國奮斗主題教育研修班在革命圣地井岡山落下帷幕,五天的教育培訓讓學員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紅色文化,感悟井岡山精神,得到了一次心靈與身體的雙重洗禮。
全體學員身穿特色培訓服,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班儀式正式開始,我校常務副校長吳?巴特爾為大家致歡迎辭,赤峰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院長李顯玉做動員講話,要求學員認真學習,深入感受。
走進井岡山烈士陵園,學員們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默哀、鞠躬。在鮮紅的黨旗前,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傾聽著老師的生動講述,一個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深深地烙在學員們的心中…
茨坪革命舊址群陳列開放的革命舊址共有七處:毛澤東舊居、紅四軍軍部舊址、中共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舊址、紅四軍軍械處舊址、紅四軍軍官教導隊舊址、新遂邊陲特別區(qū)公賣處舊址、中共湘贛邊界特委舊址。在這里,毛澤東同志起草了《井岡山的斗爭》這篇光輝著作。在舊居的廳堂里,毛澤東多次召開黨、政、軍的各種重要會議,研究部署根據(jù)地的各項工作。
“青山有幸埋忠骨”,來到被綠杉包裹著的小井紅軍烈士墓:這個埋葬著130多位紅軍戰(zhàn)士的地方,聽老師講著偉大的革命戰(zhàn)士曾志的故事,學員們都肅然起敬。默哀三分鐘,向烈士敬獻小白花!
1927年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帶領部隊來到大井荊竹山,受到王佐帶領的農民自衛(wèi)軍及當?shù)剞r民歡迎,從此在大井落根。在大井朱毛故居中留有幾大歷史遺物――殘墻,常青樹及讀書石,這些舊物經(jīng)歷了當時革命時期的風雨,同時也成為了今日還原歷史的見證。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目睹了當年國民黨進攻大井燒毀房屋留下的布滿子彈洞的殘墻,看到了象征革命友誼的常青樹,也在毛澤東閱讀的讀書石旁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在教官的帶領下學員們到達了大井,在大井練兵場開展組建紅四軍、搶灘登陸、禁區(qū)排雷、傷員救護、誓師大會等紅色活動。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內容豐富,學員們感受頗深,大家增進了了解和信任,增強了團隊歸屬感和組織紀律性,迅速凝聚起團隊精神。
紅軍餐將革命傳統(tǒng)教育延伸到餐飲文化中去,每一道菜都反映了革命斗爭時期的一個歷史故事或人物事件,每一個故事都體現(xiàn)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革命精神,使學員在用餐時重溫歷史,寓教于餐,寓教于食。
全體學員來到了茅坪鄉(xiāng)神山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左香云為學員們講解習總書記在神山村的足跡,茅坪鄉(xiāng)神山村屬于“十二五”期間省定貧困村,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方略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等系列好政策后,神山村受到黨的關懷、國家的扶持,全面完成全村37棟危舊房砌體加固改造。此次神山村脫貧調研活動讓大家了解到神山村從貧困到成功脫貧的過程,更加深刻認識到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能夠給老百姓帶來希望,也更加堅信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信念。
結班儀式上,李顯玉院長作總結講話,對我校精心組織和安排表示感謝。同時勉勵全體要把井岡山精神轉化成實際工作中的強大動力,努力拼搏,積極奮斗。我校常務副校長吳?巴特爾向全體學員順利結業(yè)表示祝賀,并與李顯玉院長一起為培訓班學員頒發(fā)結業(yè)證書,最后所有學員在班旗上簽字留念。
此次愛國奮斗主題教育研修給每一位學員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勵著大家時刻銘記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大家紛紛表示,要將“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精神落實到今后的工作中,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工作的動力,立足崗位,積極進取,為赤峰市的發(fā)展奉獻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