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湘贛邊界的紅色力量越來越壯大,令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坐立不安。他奉蔣介石之命,重新部署兵力,準備再次對革命根據地發動進攻。他命第九師師長楊池生為總指揮,率三個團,加上楊如軒二十七師的兩個團,共五團之眾,從吉安進攻永新,發動了對井岡山根據地的“進剿”。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駐守永新的紅四軍部隊采用機動靈活的游擊方式,主動撤離,退回根據地中心寧岡。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經過商討、研究,認為,湘敵戰斗力要強于贛敵,因此要對湘敵取守勢,以小部力量鉗制;對戰斗力相對較弱的贛敵取攻勢,集中力量打擊永新來犯之贛敵。毛澤東、朱德、陳毅在寧岡古城召開了連以上會議,詳細制訂了迎敵方案。會議決定采取聲東擊西的戰略戰術,由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主力紅軍,在迎敵主戰場新老七溪嶺一帶,利用有利地形,攻打來犯的敵人;其他部分隊伍則佯裝進攻湖南酃縣以牽制湘敵或發動群眾對敵騷擾。七溪嶺,又稱梁公嶺,山高林密,險峻異常,一左一右的新、老七溪嶺成為扼守根據地大本營的北方門戶。進攻新七溪嶺的楊池生第九師第二十七團,號稱“江西最狠的部隊”。敵人憑借優勢的裝備,以火炮開路,以機槍做掩護,以獎賞做動力,突破了我軍第一道防線泰山亭,同時搶占了左側山埂上的一個制高點車風口。而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僅500米之隔,朱德軍長的指揮部就設在第二道防線的望月亭。危急關頭,朱軍長處亂不驚,臨危不懼,面對蜂擁而上的敵軍,斷然搶過一挺“花機關槍”,親自參戰,一顆子彈將他的軍帽打穿,也全然不顧,大聲命令:“一營長,派人搞掉敵人的機槍!占領那道山梁!”
這一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由三連五班承擔。班長馬奕夫接到命令后,大聲地表態:“堅決完成任務!”由于地形不易于隱蔽和敵人火力的強大,很難接近敵人的火力點,馬奕夫肩部、腰部中彈,負責掩護的同志不幸中彈犧牲。看到防守陣地上戰友們一個個倒下,馬奕夫心急如焚。在匍匐前進到敵火力點時,他傾盡全力,毅然飛身撲向敵人火力點,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機槍口。這一突然的舉動,使敵猝不及防,猛然間受到驚嚇,機槍啞了。馬奕夫的戰友高喊“為馬班長報仇”,立即奔突而上,端掉了這個火力點。防守陣地上的戰士沒有了來自高處的威脅,紛紛躍出戰壕,居高臨下殺向山梁下的敵人,一時間,將敵人逼下山腰。此后,盡管敵人又組織了多次進攻,始終沒有突破車風口第二道防線。
龍源口戰斗,敵軍在失去制高點后,紛紛向龍源口潰退。紅軍跟蹤追擊。當敵人退至龍源口時,在紅軍前后夾擊下,無力抵抗,迅速被全殲。 接著,紅軍乘勝再占永新城。這次戰斗,殲國民黨軍1個團,擊潰2個團,打破了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進剿”。
龍源口戰斗中,馬奕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地體現和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為此,朱軍長曾評價道:雖然馬奕夫同志都犧牲了,但是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全體工農軍官兵的心中,活在全中國勞苦大眾的心中。只要我們永葆革命精神,永葆不畏艱難、勇于勝利的精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一部井岡山革命史,就是一部共產黨人的忠誠史。習同志曾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共產必須時刻牢記自己是黨的人,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基本政治素養,始終保持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
上一篇:宛希先勇斗叛徒
下一篇:楊開明英勇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