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楊開明,湖南省長沙縣人,毛澤東原配夫人楊開慧的堂弟。1905年生于長沙縣白石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1916年上隱儲高小讀書,1924年畢業于湖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受毛澤東、楊開慧的影響,參加革命工作。1925年秋,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干事,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初,奉命回湖南開展農民運動。長沙馬日事變后,被派往安源組織工人糾察隊,同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毛澤東回湘領導秋收起義時,他參與組織安源工人武裝起義,上井岡山。1928年調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省委秘書長,多次被派往井岡山紅軍和湘贛邊界特委了解情況,指導工作。
“八月失敗”后不久,湘贛邊界特委在永新九陂村召開緊急會議,楊開明被選為書記。8月底,因楊開明生病,由副書記譚震林代理書記。10月初,紅四軍在寧岡茅坪附近的白云寺召開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楊開明仍被選為特委書記。因病情未見好轉,其職務仍由譚震林代理。1929年初,楊開明在病情有所好轉后,任紅五軍政治部主任。不久,他步行20多天趕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期間還抱病寫了3萬多字的《楊開明關于湘贛邊蘇區情況的綜合報告》,就湘贛邊界的政治、經濟形勢、湘贛邊界武裝割據和紅軍斗爭經驗,以及他對有關工作的建議等10余個問題,向中央作了詳盡的匯報和分析。
隨后,黨中央派他擔任湘鄂贛特派員,在長沙、武漢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先后參與恢復和重建了武漢地區黨組織和湖北省委。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員。1929年底,因叛徒出賣,楊開明在漢口不幸被捕,后被押回長沙。敵人在得知他與毛澤東的關系后,對他嚴刑逼供,而他始終堅強不屈。1930年2月22日,楊開明被敵人綁赴刑場,他一路高呼“共產黨萬歲!打倒蔣介石!打倒何鍵!”等革命口號,驚恐萬狀的反動派用刺刀插進其腰部,再插進他的口里。最后,楊開明英勇就義于瀏陽門外的識字嶺,年僅25歲。同族親人及鄉鄰得知消息后,連夜趕往長沙,將他的遺體運回板倉安葬。
1963年3月,長沙縣群眾為楊開明烈士修葺石墓,并為楊開慧、楊開明、楊展(楊開慧之兄楊開智之女,1941年犧牲于河北)烈士合建一座紀念塔,塔高5米,正面刻“光輝常照后來人”幾個大字。
大革命失敗后,井岡山的革命火種靠什么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這種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會產生戰勝困難、戰勝敵人的精神力量,在戰場上沖鋒陷陣、英勇殺敵,在敵人的屠刀下慷慨就義、視死如歸!
上一篇:龍源口大捷
下一篇: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