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
1904年,賀國中出生在湖南婁底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賀國中9歲時進私塾讀書。15歲時,他由族人保送到湘潭天主教堂學校、益智中學繼續讀書。
賀國中在湘潭求學期間,受到“五四”運動影響,立志報效國家。1920年冬,16歲的賀國中棄學從戎,到衡陽投入湘軍趙恒惕部第四師第二旅第三團當兵。1926年6月,賀國中在唐生智部第八軍第四師司令部任副官,參加了北伐戰爭。同年10月,他調任第四師特務連連長。1927年1月,他與黃公略、黃純一等同時考入黃埔軍校高級班軍事科學習。在學習期間,在黃公略、黃純一的影響下,賀國中的民主革命思想逐漸轉變為共產主義思想。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后,白色恐怖籠罩黃埔,賀國中面對蔣介石血腥屠殺共產的殘酷行為,深惡痛絕,在革命處于低潮的時候,依然決定走革命道路,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候補。
1928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五獨立師隨營軍事政治學校成立。在彭德懷的推薦下,賀國中出任該校副大隊長、教育長。
1928年6月,獨立第五師從南縣開赴平江“清鄉”,隨營學校隨師部從南縣駐岳陽(今岳陽市)。不久,黃純一調一團九連任連長,黃公略調三團三營任營長,賀國中代理校長,成了隨營學校的全面負責人。他與彭德懷第一團的黨組織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彭德懷多次給賀國中去信,要他抓緊對學員灌輸革命思想。7月18日,彭德懷召集第一團共產開會決定舉行起義,并寫密信給賀國中,叫他領導隨營學校學生請愿,要求開往平江擔任“剿匪”任務,同時又叮囑要注意機警行事,如果請愿達不到要求,則借野外操演的機會把學生拉往平江參加起義。賀國中接到彭德懷的信后,將病號和師長的親信等10余人留在岳州,帶領近百人,以操練名義全副武裝向平江進發。7月22日下午隊伍抵達距離平江縣城30多公里的浯口鎮時,賀國中已得知第一團在平江已經起義的消息,他便叫人逮捕隨隊來的反動教育長,不料這個家伙聽到風聲溜走了。賀國中立即向大家莊嚴宣布:“隨營學校在浯口鎮起義,跟隨中國共產黨干革命。”此后,他在彭德懷的領導下先后轉戰贛南、閩西、粵北、湘南,威震敵膽,被譽為“虎將”。
1929年6月下旬,湘贛邊特委和紅五軍軍委聯席會議決定,為了孤立永新、蓮花的敵軍,必須立即攻取安福縣城。7月中旬,攻占江西省安福縣城戰斗開始了,部隊進至城邊,發現中了敵人詭計,遂撤退三十里。在嚴田和安福間,又遭永新、蓮花、安福三路敵軍的三面包圍,而北面側溪河漲水,又不能徒步。賀國中身先士卒,指揮六縱隊突圍,戰斗十分激烈。這天下著傾盆大雨,幾十米外看不清目標。敵人憑著有利的地勢和堅固的工事,用強大的火力阻止了紅軍的強攻,紅軍奮戰了兩個小時還未突破陣地。為了縮短視線選好突破點,賀國中帶領一個中隊占領了距敵人很近的一處高地。他一邊查看地形,一邊指揮部隊再次強攻,就在這時,敵人發現他是指揮員,于是便組織密集的火力向他射來,剎那間,他頭部中彈,血流滿面,壯烈犧牲。
緊張的戰斗結束后,戰友們將賀國中的遺體草葬在陣地附近的云霧橋頭南岸。彭德懷與紅軍將士脫帽致祭這位年僅25歲的紅軍虎將,大家含淚鞠躬,久久佇立。 其遺體葬于陣地附近云霧橋頭,事跡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陵園和婁星區博物館均有陳列。1936年滕代遠在為共產國際刊物著文時,稱頌他是“紅五軍全體戰士所最愛戴的指揮者”、“很能干的少年的司令員。”
“抹去歲月厚厚的封塵,敞開心的世界記憶的閘門,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卻的畫卷,引領著我,默默地前行。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尋那永遠屬于我們的那份無悔的忠貞……”就像《建國大業》主題曲《追尋》所唱的那樣,讓我們追尋一如賀國中那個年代的千萬名革命先烈的腳步,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對黨絕對忠誠,堅持走群眾路線,樹立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思想基礎,把井岡山精神發揚光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騰飛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一戰成名”的朱云卿
下一篇:小井浩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