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
一次井岡行,一世井岡情。井岡山當地居民有這樣一種說法,來井岡山一次就會和它結下不解之緣,一生都忘不了。近日,陸軍步兵學校組織千余名學員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走進革命圣地井岡山,通過開展現地教學活動,使學員們有所思、有所悟,將尋訪遺址、回顧歷史的感受鑄成新時代的過硬品格。
楓樹坪到葉家祠 強化軍魂之基
“同志們,這里就是永新縣的三灣,井岡山斗爭序幕就在這里拉開,毛主席就是在這里創造性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等治軍方略,才奠定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一軍魂,有了治軍方略的革新,才最終有了之后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楓樹坪下,一堂獨特的政治理論課正有序展開,跟隨著教員的講述,學員們仿佛置身當年,回顧歷史的沉重,強化感受了軍魂的意義。
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紀念碑下,學員們圍著紅軍老爺爺聽當年他參加保衛戰的故事,“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霄遁。當年我們三次打退敵人的進攻,第三次更是用僅有的一門炮嚇跑了敵人。”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舉起的右拳,是“永不叛黨”的錚錚誓言,在葉家祠的門前,學員們重溫入黨誓詞,提醒自己銘記初心,不忘初心,軍魂意識更加牢固。
黃洋界上炮聲隆 感受信仰之力
悠悠揚揚的嗩吶,吹著《人民軍隊忠于黨》的旋律,此時氣喘吁吁的學員們鼓足了勁兒,手腳并用地向上爬去。終點,終于到了。
“難怪說‘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這1343米的海拔,手腳并用都差點爬不上去,可想而知當年紅軍的艱辛!”爬上山頂后,學員趙晨輝揉著自己腫脹的腿說道。
無數先輩百折不屈的鋼鐵意志是井岡山的魂。“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共有4萬多名烈士長眠在那里,其中只有15744名烈士有名
字!這讓我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革命大無畏精神,更見堅定了強軍之志。”剛臨山巔,“述說黃洋界”的活動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這一堂課,沒有教員,沒有講解,有的,只是無言的攀登。通過重走紅軍挑糧小道,學員們用自己的腳步,致敬了紅軍革命先輩,在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了紅軍先輩們的革命信仰,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提升了對革命信仰的理解,升華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革命烈士紀念碑 鞏固作風之本
天空淫雨霏霏,四周青山綠樹,安靜肅穆。學員們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低首默哀,向革命先輩寄去哀思。講解員口中的每個講述,聽至激動處時,學員們的眼眶都滿含淚水。革命先輩們舍生忘死,寧死不屈的革命優秀作風在學員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紀念碑上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觸目驚心的歷史,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員們感受到革命之不易,能夠學習先輩的過硬作風,更好跟上新時代的步伐。”該隊教導員聶劍波介紹道。
通過現地教學活動,該隊學員們深刻感受到了紅軍的種種革命精神,對自己的思想、理想信念和作風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加速了鑄就新時代品格的步伐。
上一篇:傳承紅色基因 感悟井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