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

鏡頭一:2016年5月6日,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員——省委中心組全體成員來到這里,圍繞“堅定執著追理想”,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一個專題集體學習。 當天,省委中心組全體成員參觀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又聽取了專題輔導。下午,圍繞專題、結合工作實際,以中心發言和交流發言的方式,開展學習、研討。

重溫入黨誓詞

宣講井岡山精神

重走挑糧小道

傳唱紅色經典
記者 魏 星 通訊員 李 雷
紅土地孕育著紅色基因,贛鄱兒女流淌著紅色血液。江西,不僅為擁有光榮革命傳統而驕傲自豪,更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2016年2月,習總書記視察江西,再一次登上八百里井岡。撫今追昔,他深情地說,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江西要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創造新的經驗。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參加全國人大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希望江西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能夠走在前列,創造好的經驗。
牢記黨中央和習總書記的囑托。今年以來,省委以“兩個走在前列”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基本遵循,將弘揚井岡山精神作為引領整個學習教育的“魂”,把傳承紅色基因貫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始終,激活紅色基因的能量內核,激發廣大“學”“做”活力,引導廣大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創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走在時代前列。
用井岡山精神示范帶動、以上率下
率先垂范是無言的要求、無聲的號召。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省委堅持注重利用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優勢,把弘揚井岡山精神作為一根“紅線”貫穿始終,將習總書記概括的“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新內涵確定為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4個學習討論專題,每兩個月完成一個專題。同時,編印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講話中關于“理想信念”“實事求是、改革創新”“艱苦奮斗”“群眾工作”4本專題學習資料,作為廣大的學習讀本。
目前,省委中心組已圍繞前面三個專題進行了集中學習。
高標準、嚴要求,從班子自身抓起。省委常委班子成員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中心組學習的首要任務,先行一步、深學一層,帶頭開展學習討論。圍繞“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等主題,先后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會6次。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后,省委立即圍繞“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主題召開專題學習會。與此同時,省委常委班子成員帶頭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以普通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
風成于上,習化于下。在省委中心組和省委常委班子成員的示范下,全省各級黨組織通過中心組學習、常委會議、會議以及大會等形式,精心組織專題學習。各級領導班子、領導躬身踐行、當好表率,既領之、又導之,形成了以上率下、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引領整個學習教育扎實有效開展。大家認真組織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采取個人自學、集中學習、專家講解等形式,讀原著、悟原理,領會核心要義,掌握精神實質,把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擰緊思想的“總開關”。全省11個設區市和100個縣(市、區)均建立了市委或縣委常委的聯系點。
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省各級中心組開展學習討論1451次,9.6萬個黨支部開展支部大會專題學習28.1萬次、支部講黨課25.5萬次。
用井岡山精神貫穿主線、引學導學
鏡頭二:在江西,隨機打開一名工作者手機,你會發現手機微信都關注了“江西黨建微平臺”。這個由江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聯合建立的全省“兩學一做”微信公眾號,目前已有29.4萬人關注,實現了全省各級工作者和基層黨組織書記基本覆蓋。
打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指尖課堂”,全省80%的黨支部建立了支部微信學習群,圍繞井岡山精神開展“微討論”“微發言”,交流“微體會”“微心得”;建立了一批如“紅米飯”“紅色故事”“映山紅”等宣傳井岡山精神的網站、手機客戶端。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我省創新學習手段和方式,用井岡山精神貫穿主線、引學導學,在融入經常、融入日常上下功夫,讓黨支部把學習的“集結號”吹起來。
活化學習形式——收集匯編了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講話中關于“理想信念”“實事求是、改革創新”“艱苦奮斗”“群眾工作”等四個方面講話摘編專題學習資料,組織編寫了紅色教材《道路之源》《信念之根》《力量之魂》等井岡山精神叢書,制作《挑糧小道》《龍源口大捷》等手機APP,編排大型情景劇《井岡山》、詩畫劇《為了可愛的中國》、現代贛劇《青山作證》、紅色經典《長征組歌》、專題電教片《長征前夕的激戰》等一批反映井岡山精神的文藝作品。組織、專家學者等到社區、工廠、部隊、農村、學校宣講井岡山精神,用群眾語言、通俗語言形象生動地解讀井岡山精神。
拓展陣地平臺——通過利用“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充分挖掘人、事、物的教育資源,把教育課堂搬到現場,創新工作載體和方式方法。延伸教育陣地,把分散在全省的500多個紅色舊址遺跡、紅色景區、博物館、紀念館列為教學基地;豐富教育載體,推動井岡山精神進中心組學習、進黨課、進課堂、進教材、進網絡、進媒體、進舞臺;改進教育方式,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觀、訪、研、作”等學習手段;創新教育方法,采取“理論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教學、訪談教學、體驗教學、案例教學、互動教學、媒體教學”等教學形式。
注重實踐體驗——通過就近組織到井岡山革命紀念館、八一起義紀念館、瑞金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16個國家級和99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現場式黨課,請曾志、袁文才、王佐等紅軍后代開展訪談式黨課,重走挑糧小道、小平小道、長征渡口等開展體驗式黨課,引導“與歷史對話”“與信仰對話”“與人生對話”。
普遍感到,通過學習教育,大家再次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禮,經歷了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進一步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干事創業精氣神,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鞏固發展了良好政治生態,取得了重要的制度成果、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
用井岡山精神錘煉、提升修養
鏡頭三:盡管眼下已進入隆冬,在井岡山,我們依然能看到不少學員穿上特色培訓服,身背米袋,重走在3.1公里長的“朱毛紅軍挑糧小道”,追尋當年紅軍的足跡。
廣大通過重走紅軍路、體驗紅色生活、跟紅軍后代面對面、聆聽紅軍故事等活動,了解紅色歷史、感知紅色歷史、觸摸紅色歷史,加深對井岡山精神內涵的理解。據統計,今年4月以來,位于井岡山的江西學校迎來了147個班次7667名江西參加情景式體驗學習培訓,同比分別增長101.3%和84.7%。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各地各單位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信仰、紅色規矩、紅色情懷、紅色作風,將井岡山精神貫穿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做”“改”全過程。
——傳承紅色信仰,做到“講政治、有信念”,永遠跟黨走。利用井岡山精神這一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傳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仰,引導廣大打掃思想灰塵,固本培元,進一步堅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全省各級黨組織開展井岡山精神專題宣講2440余場;9.6萬個黨支部圍繞“堅定執著追理想”專題開展學習討論9.07萬次、講黨課8.11萬次;200多萬集體學習了電視專題片《咬定青山不放松——習總書記關于理想信念的八個關鍵詞》。組織80多所高校5000多名教師和大學生骨干到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與紅軍后代面對面,學習紅色家書,重走挑糧小道,親手觸摸信仰,用信仰點亮人生。
——傳承紅色規矩,做到“講規矩、有紀律”,永遠知敬畏。通過傳承井岡山斗爭時期“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紅軍規矩”,注重用井岡山精神筑牢拒腐防變的“紀律底線”。嚴格“三會一課”制度,探索每月集中一天開展“主題活動日”,將支委會、大會、黨小組會、講黨課等集中在一天分段完成,以市縣、工委為單位成片開展,有效解決“時間難保證、人員難組織、組織難督查”的“三難”問題,使參加“三會一課”成規矩、成習慣、成常態。用好艱苦奮斗這個傳家寶,教育廣大不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丟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切實筑牢拒腐防變的“紀律底線”。扎緊紀律和規矩的“籬笆”,持之以恒糾正“四風”,把整治基層“微腐敗”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目前,全省公開通報“微腐敗”典型案例826起,涉案基層1193人。
——傳承紅色情懷,做到“講道德、有品行”,永遠為人民。通過傳承“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的蘇區好作風,要求廣大牢固樹立俯身為民的百姓情懷,在服務群眾中亮出身份,把解決群眾的困難作為最大的事來辦,讓廣大群眾看得見、得實惠。宜春市分領域建立負面清單,梳理出負面表現116條,讓“對著問題做,迎著問題改”,增強“四自能力”。萍鄉市通過邊做邊改,推動2萬名機關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6000余件,幫助群眾落實致富項目1300余個,開展各類技術培訓300余場,勞務輸出萬余人。上饒縣通過“村級民情懇談會、鄉級民情分析會、縣級民情調度會”的“民情三會”制度,完善民情信息月報制度、建立已辦結問題“回訪”機制,召開“民情三會”800余次,解決實際問題2600余件。
——傳承紅色作風,做到“講奉獻、有作為”,永遠敢擔當。通過傳承“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井岡豪邁,強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擔當意識,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改革創新、脫貧攻堅、轉型發展、為民服務等工作一線,發現、培養、選拔好,讓“吃苦的人吃香、實干的人實惠、有為的人有位”。出臺《關于支持、保護和激勵改革創新、擔當有為的意見》,支持和保護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加大為官不為問責處理力度,形成正面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的引導機制,堵塞不擔當、不作為的“出口”。
用井岡山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鏡頭四:最近,中央電視臺公示了“感動中國2016”候選人物,其中就有我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女教師支月英。
39年如一日,這位大山的女兒像一支燃燒的蠟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照亮了深山孩子的夢想,她和千千萬萬山村教師一道,努力實踐著中國山村的教育夢。作為全國優秀共產,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把愛意播撒在青山綠水,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
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抓好“做”這個關鍵,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在各自崗位上展現新作為,在促進改革發展中創造新業績。廣大用一個個具體行動,把合格標尺立了起來,把新時期的先鋒形象樹了起來。
——固本強基推進黨建“三大工程”。全省以支部為單位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持續推進“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目前全省共評定“五星”黨組織7652個、“四星”黨組織26654個,增強了黨組織爭先創優的動力。以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著力把一批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社區)優秀人員選進“兩委”班子。全省集中選派8758名、到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涌現了全國大學生村官十佳“村民貼心人”、撫州市東鄉縣鄧家鄉嵇坊村支書梁志強,全國“奮斗在林改一線”的十佳大學生村官、豐城市橋東鎮東岸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歐銘等一批優秀群體。面對今年5至8月的洪澇災害,九江市有6299個基層黨組織參與抗洪搶險,把黨支部建在圩堤上。在潰口的鄱陽縣向陽圩抗洪救災指揮所,連夜組織2000多名建立了30個臨時黨支部和137個臨時黨小組,書寫了“一名,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的時代凱歌。
——立足崗位創造“第一等工作”。全省進一步深化“先鋒創績”制度,引導廣大以工作崗位為平臺、以立足本職為基本形式,在本職崗位上創“第一等工作”。廣大將踐行“四講四有”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同落實好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各項任務結合起來,煥發新活力、提振精氣神,涌現了勇于創新、29年執著于“硅襯底LE黨”研究的全國優秀共產江風益,吃苦耐勞、從事野外地質勘探30余載、深入雪域高原14年的“龔全珍式好”胡為正。基層群眾普遍反映,通過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將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融入本職工作、融入服務群眾、融入奉獻社會,干勁比過去足了、作風比過去實了、工作比過去好了。
——實干興贛打贏“三大攻堅戰”。通過弘揚井岡山精神,廣大逢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實處,努力在攻堅克難中贏得主動。一是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以弘揚井岡山精神為動力,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靶向”,全省選拔4028名在脫貧攻堅一線表現優秀的進入縣鄉領導班子。目前,全省有192個黨組織軟弱渙散貧困村基本整頓到位,支持貧困村創辦致富項目3188個,投入支持資金25919萬元;9316名貧困村成為致富帶頭人,結對幫扶貧困戶52724戶。二是把“降成本、優環境”的任務扛在肩上,堅決打贏供給側機構性改革攻堅戰。省級領導帶頭掛點園區、聯系企業,引領“萬名進萬企”,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44家省直黨組織和500余家市縣黨組織,共組織各級11056人,走訪企業10997家,宣傳講解政策8315次,收集意見建議10021條,解決企業困難11039個。三是把“五大發展理念”扛在肩上,堅決打贏創新型省份建設攻堅戰。全省專利綜合實力全國排名從22位上升到19位。通過對今年14項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中56項應用開發項目進行統計,新增利潤93.3億元,節支經費19.5億元,新增稅收29.2億元。邁入創新型省份行列,我省成為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角區的重要戰略腹地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撐。
深化黨內教育、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全省各級黨組織將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牽引,按照習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扎實做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各項工作,把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結合起來,以制度化方式鞏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讓井岡山精神不斷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本版照片由本報記者海波和吉安市委組織部、江西學校、江西科技師大、省鐵投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