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4
辛亥革命摧垮了長期統治中國的封建帝制,封建主義文化在時代的潮流下奄奄一息。但是,袁世凱上臺后,竟逆歷史潮流而動,利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在國內掀起了尊孔復古逆流,辛亥革命帶來的民主共和新氣象又消失在專制復辟的冰水之中了。
就在這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一批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一場向傳統的封建思想、道德、 文化宣戰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維新運動以來民主思想的延續和發展,特別是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文化思想的繼承和深化。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自第二卷起改為《新青年》),吹響了思想革命的號角。從此,激進民主主義思潮席卷著中國大地。
新文化運動在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義文化發 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擊,使20世紀初的中國,在眾多的領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盡管這些反封建的勇士們在思想認識和思想方法上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弱點,但是,新文化運動有力地打擊和動搖了長 期以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喚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國的先進分子尤其是廣大青年受到了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從而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這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禁錮人們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各種新思潮的涌流就不可避免, 且無法遏制的了。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人民有了新的覺醒。特 別是一批有志熱血青年,以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為己任,重新思考中國的前途,探求改造中國社會的新方案。他們紛紛撰寫文章、創辦刊物或成立社團,以介紹、傳播和研究國外的各種思潮。當時鼓吹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筍,先后出現400多種。從文藝復興到帝國主義時 期,幾百年西方文化思想史上的各種思潮交匯在一起,涌入中國的思想界。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如饑似渴地吮吸一切外來思想,在各種各樣 的“主義”中尋找著各自的信仰。
五四運動后,中國思想界出現了一股介紹和宣傳社會主義的熱潮。除了《民心》等個別刊物公開聲明“不偏取何種社會主義”外,其 余的刊物雜志都對社會主義表示了好感和向往。談論社會主義的人,也是各種各樣。其中有思想界的先驅和青年學生;有梁啟超等研究系的成員;有安福系著名政客王揖唐;甚至軍閥陳炯明在他授意創辦的刊物上,也大談特談社會主義,并說“社會主義是現時和將來的人類共同的思想”。“五四”時期被中國人當作新思潮傳播的社會主義學說 十分龐雜,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又有各種各樣被稱為“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流派,如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互助主義、新村主義、合作主義、泛勞動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伯恩斯坦主義等。那時,雖然宣傳社會主義的流派眾多,人數不 少,但他們幾乎沒人能分清科學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 義及各種改良主義的社會主義主張。有人把社會主義當作民主主義的加深和擴大,如《新青年》派的陳獨秀、李大釗等;有人則把社會主義 當作一種“渾樸的趨向”,如《解放與改造》的張東菰;還有人把社會主義理解為均產,并認為社會主義是中國固有的思想,如《東方雜志》的 杜亞泉等。瞿秋白很生動地描繪了當時人們對社會主義的模糊信 仰。他說:“社會主義的討論,常常引起我們無限的興味。然而究竟如俄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像,隔著紗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不十分清晰的。”
新文化 | 運動時期主要思想流派 |
名稱 | 主要主張 |
三民主義 | 以“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為指導,建立 資產階級共和國。 |
實用主義 | 認為“有用即真理”、“真理就是工具”。 |
基爾特(行會)社會主義 | 恢復中世紀的基爾特精神和方法,和平地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
無政府(安那其)主義 | 個人絕對自由,反對一切強權和國家,反對無產階 級專政,建立無政府共產主義社會,絕對平均主義。 |
復古主義 | 尊孔復古,復辟帝制,對抗新思想、新文化,阻止新 制度的建立。 |
國家主義 | 以“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為旗號,對內實行高壓統治,強調秩序,對外鼓動民族獨立。 |
教育救國 | 教育是救國根本方法,應培養資產階級共和國合格的“新型國民”和一大批科技人才。 |
科學救國 | 科學是改天換地的至上法寶,是強國富民的靈丹妙藥,應培養高級科學人才。 |
實業救國 | 視實業救國為重要手段,力主經濟立法,發展金融, 發達國家資本,保護民族工業,引進外資。 |
工團主義 | 認為工人階級不必建立自己的政黨,工會(或工團)是團結和領導工人的唯一組織形式。鼓吹工 會高于一切和管理一切,各地工會在經濟上聯合起 來代替國家機構,否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 政的必要性。 |
社會民主主義 | 主張階級合作和議會道路,放棄以暴力革命方式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提倡按照現行的政治秩序實現從 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和平而漸進的轉變。 |
新村主義 | 提倡人的生活以協力與自由、互助與獨立為根本, 各人先盡人生必要的勞動義務,再將其余時間,做個人自己的事。 |
空想社會主義 | 主張對全部社會進行根本改造,立即解放全人類, 建立一個理性和永恒正義的王國。反對政治斗爭 和暴力革命,幻想和平地過渡到理想社會。 |
馬克思主義 | 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