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
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承擔起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吹響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號角,為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1.中共一大確定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奮斗目標
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綱領和決議中,確定了 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奮斗目標,處處透露著中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徹底革命精神。
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雖然只有15條(其中第11條缺失)、900余字,但它起到了“臨時黨章”的作用,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明確規定: “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 聯合第三國際。綱領明確提出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確定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
黨的一大通過的決議規定,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成立產業工會。決議強調要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派出到工會去工作,“使工會避免成為其他黨派之傀儡”,“勿使工會執行其他的政治路線”,還提出了黨的宣傳工作的任務,要求出版更多的普及讀物,加強對宣傳機構的領導。黨的一大綱領和決議的通過,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將以無產階級軍隊和社會革命的手段,以工人階級為革命的主要力量,徹底消滅階級、消滅私有制,并將這個革命與世界革命相聯系,這是中國革命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黨的一大綱領和決議的通過,表明在指導思想上,開創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歷史先河;在奮斗目標上,首次明確提出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斗;在代表上,明確宣布是代表勞動階級利益的政黨;在建黨方式上,開創了中國政黨的“民主建黨”先例;在革命方式上,以革命武裝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在領導力量上,形成了領導中國革命勝利的核心力量。就中國革命而言,任何一個階級及其政黨都未能將中國革命引向這樣一種高度。這意味著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和決議正是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形成的一個重要標志。
2.中共二大第一次制定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領導人民積極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洪流,開始了為實現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斗爭歷程。 然而,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面對的特殊國情是農民占人口的絕大多數,落后分散的小農經濟、小生產及其社會影響根深蒂固,又遭受著西方列強侵略和壓迫,經濟文化十分落后,選擇 一條什么樣的道路才能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成為首要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過的難題。黨的一大制定的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規定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作為黨的最高綱領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并沒有解決如何認識現階段中國社會和革命的性質 及確定現階段的革命任務等問題。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聽取了陳獨秀的工作報告和張國燾傳達遠東民族會議精神及共產國際的指示,進一步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章程——《中國共產黨章程》,并著重討論了關于民主革命綱領問題,對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作出了正確分析,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動力是無產階級、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革命的前途是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在此基礎上,這次大會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低綱領,即中國現階段的革命任務是:“(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 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三)統 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最高綱領,即“它的目 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通過一年革命斗爭的實踐,深化了對中國社會和革命性質的認識,終于在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制定了正確的民主革命綱領,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如同一面光輝的旗幟,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