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20世紀40年代,延安發生了震動陜甘寧邊區的肖玉璧貪污案件。
提到肖玉璧案,不能不說說延安時期的反腐敗斗爭。腐敗總是與權力相聯系,凡是有權力的地方,都可能發生腐敗。 當中國共產黨掌握陜甘寧邊區局部政權以后,就提醒防止腐化墮落。早在洛川會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就提出并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其中明確提出“鏟除貪官污吏,建立廉潔政府”的主張。這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言, 又是陜甘寧邊區這一中共直接領導根據地的執政綱領。
綱領是明確的,但在陜甘寧邊區建立廉潔政治的挑戰是很大的。在政府方面,邊區地處國民黨統治區的重重包圍之中,國統區政治上的歪風邪氣不可避免地對陜甘寧邊區產生直接沖擊;政黨方面,一個以農民為主的革命黨轉變為手中掌握 一定權力的局部執政的黨,小農意識與腐朽沒落的傳統積弊都不可避免地在黨內復燃。
中共中央對于這些危險是有清醒認識的,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毛澤東特別警醒黨內同志,提防“國民黨對共產黨所施行的升官發財酒色逸樂的引誘”,在中共中央的直接指導下,陜甘寧邊區黨委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作出了開除鮑立道等腐化貪污分子黨籍的決定。同時,邊區政府也加大了審查的力度,截至1940年3月,共清查177名有貪腐問題的,整飭了隊伍。
除了這些組織措施外,邊區黨委、政府還高度重視制定法律法規,加大對腐敗行為的威懾和懲治。1938年8月,陜甘寧邊區政府制定《懲治貪污暫行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以貪污論罪:一、克扣或截留應行發給或繳納之財物者;二、買賣公用物品,從中舞弊者;三、盜竊侵吞公有財物 者;四、強占強征或強募財物者;五、意在圖利販運違禁或漏稅物品者;六、擅移公款作為私人營利者;七、違法收募稅捐者;八、虛報收支賬目者;九、勒索敲詐、收受賄賂者;十、為 私人利益而浪費公有之財物者。在這一法案經過邊區參議會討論的基礎上,最終于1939年通過并頒布《陜甘寧邊區懲治貪 污條例(草案)》,它以法律權威地規定,凡貪污1000元以上者均處以死刑。
當然,除了利用法律的武器對隊伍中的貪污腐化分子加以懲處外,邊區黨委和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規, 同時建立供給體制以保證的基本生活工作所需。
經過艱苦斗爭,根據邊區20個縣1939年到1941年6月統計,有司法機關審理的刑事類案件中,貪污腐化類的刑事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6%,1939年貪污腐化案件總計360件。
盡管黨委和政府三令五申,盡管黨的領導人常常提醒, 可還是有一批貪污腐化,遭受黨紀刑法的處理,其中,肖玉璧貪污案就是其中一樁震動邊區的大案。
肖玉璧,1898年生于清澗縣城北馬家村,1933年4月參加革命,是位老紅軍,打過多次仗,立過戰功。曾任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貿易局副局長、稅務分局局長等職。1939年12 月案發時調任靖邊縣張家畔稅務分局局長。1940年前后,由于日本帝國主義對陜甘寧邊區的嚴密封鎖,國民黨也不斷向陜甘寧邊區發動進攻,陜甘寧邊區經濟處于最困難的時期。肖玉璧因疾病枯瘦如柴,組織決定讓他休養,在領導的關懷下,肖玉璧恢復了健康。出院后,組織上安排肖玉璧到靖邊縣張家畔稅務分局當局長。他認為,當個小小的分局長是“大材小用”, 上任后便居功自傲。不久,就貪污、暗扣公款。并利用職權, 私人做生意,甚至把根據地奇缺的糧、油賣給國民黨軍隊,影響極壞。陜甘寧高等法院檢察署經偵查終結,認為證據確鑿, 向邊區高等法院提起公訴。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理后判處其死刑,1942年2月執行死刑。
肖玉璧曾有過光榮的歷史,他資歷老,戰功多,據說因作戰而留下傷疤數十處,稱得上是一位對敵斗爭英勇的優秀革命戰士。對于這位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的英雄,黨和政府在政治上也給予了很大的關心。恢復了健康的肖玉璧本應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回報黨組織和上級領導的關心,孰料在擔任張家畔稅務分局局長任上時,由于腐化思想的侵蝕,這位在戰場上從來沒有在敵人的槍彈前畏懼和猶豫的勇士,竟然也開始追求自身的享樂。
1938年,他兩次挪用公款共2520元,借給政治面貌不明的張某,為了掩蓋違法犯罪的事實,肖玉璧竟然采取多收少報的方法欺騙上級。1939年2月,邊區財政廳發覺端倪后,派工作人員與肖玉璧進行結算,他竟然借口出外討賬,又拐帶公款250元、稅票18張潛逃,當他逃到寧條梁時,將稅票以72 元賣給徐某,但因稅票期限已過,不能使用,徐某又把稅票退給了肖玉璧。同年4月,肖玉璧又逃到綏遠東勝縣與張某會晤,并受張某之命回寧條梁為其招兵,共招到13人送到張某處。后來,肖玉璧再招不來新兵,無以維生,無奈只好潛回清澗縣原籍,被政府發現,立即將其逮捕,交付司法審判。
需要注意的是,張家畔地處三邊產鹽區,是邊區當時最大也是最可靠的財稅來源之一,根據1939年10月30日《三邊行政工作報告》記載,邊區政府稅務局在三邊地區設立濫泥池、鹽場堡、鹽池和張家畔4個分局,張家畔稅務分局下轄五個檢驗處,比鹽池還多一個,張家畔稅務分局局長,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只可惜,肖玉璧這位邊區財稅系統重要職位上擔任領導職務的,沒有抵抗得住享樂主義的侵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因為肖玉璧本人系革命,所犯之貪污罪行歷時較長、 牽涉較廣,案件交付邊區高等法院后,邊區高等法院本著對革命事業負責同時對負責的原則,由邊區高等法院院長雷經天親自擔任審判庭長,由任扶中參加的合議庭進行審理,高等法院進行翔實的證據審查。經査實,肖玉璧前后共貪污挪用公款3050元,根據1939年邊區參議會頒布的《陜甘寧邊區懲治貪污條例(草案)》的規定,肖玉璧理應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因此,邊區高等法院作出判決,認定的犯罪事實有:1.被 告人于1938年間貪污公款280元,是年12月間暗扣公款520 元,1939年1月間又暗扣公款1000元,均不記賬。2.被告人與某某勾結,將所扣之款,借口為某縣獨立旅私募挑夫,企圖叛變革命。3.1939年1月間,被告人貪污、暗扣公款的行為被邊區財政廳發覺。此時,被告人仍外出討賬,實行逃跑,并攜公款250元、稅票18張,等等。
判決理由:肖玉璧身為邊區公務人員,不能盡職責、廉潔奉公,利用職位實行貪污,克扣公款3050元并攜帶款項和稅票逃跑,叛變革命。此種行為對于邊區模范政權之建立危害至大。
判決:依據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第2條第1項、第3項、第8項和第3條第1項之規定,判處被告人死刑。
現存的法律文書可以看到,法庭判決后,雷經天依照程序,專門簽報并將全部卷宗呈報給林伯渠、謝覺哉等邊區政府和司法部門主要負責,林伯渠親筆批復,復核批準邊區高等法院的判決意見。
肖玉璧被依法執行槍決后,該案在邊區震動很大。1942 年1月5日,《解放日報》專門發表了評論。評論寫道:
肖玉璧判處死刑了,因為他貪污,開小差,為升官發財以至叛變了革命;雖然他還當過一些不小的“官”一一區主席、貿易局副局長、稅務分局長等。 據說,邊區近兩年來,貪污案件占總案件百分之五還要強,反貪污的斗爭是非常要緊的!今年,是邊區更發展的一年,但也是更困難的一年。在和困難搏斗中,定會有千萬個英雄挺身出現,卻也難免有“肖玉璧式”的“小丑”貪污腐化、怕困難、開小差,或者竟走向叛變之路。我們要嚴重地注意!注意每一個反貪污的斗爭,抓緊揭發每一個貪污事件,我們一定要做到:在“廉潔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許有一個“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長!有了,就拔掉它!
肖玉璧案件告訴人們:任何掌握權力的政黨都面臨著如何管好自己的的問題。延安時期反腐倡廉之所以能夠取得重要成就,不僅在于黨中央和各級領導率先垂范,長期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還在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 并且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和執法必嚴。
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改變了蘇維埃時期對曾經有過功績的黨的減輕處罰的規定,而且毛澤東明確強調:“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在其后1940年邊區中央局 《關于發布新的施政綱領的決定》中還專門規定:本綱領發布 后,“一切為本黨同志所領導之機關部隊、團體、學校,均須照此綱領堅決實施之。有違反此綱領之任何條文者,予以紀律之裁判”。
正是這種嚴格的管黨治黨的指導思想,正是這種凡是發現腐敗行為之無論其職位高低一律嚴厲制裁的鐵腕手段, 保證了延安時期“只見公仆不見官”優良作風:1942年,邊區范圍內貪污腐化案件審結153件,真正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全中國人民鄭重宣告的建設廉潔政府的宣言。
上一篇:黃克功殺人案的警示
下一篇:“不到抗大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