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在任用贛西南赤衛軍正、副總指揮時,劉士奇首先想到的是曾炳春和段起鳳。
曾炳春、段起鳳和賴經邦,都是東固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同 時,也是東固工農武裝的創始人。大革命失敗后,曾炳春和賴經邦 從吉安潛回老家東固,組織建立東龍黨支部,并以大革命時期原九區農會的9枝長槍為基礎,爭取段起鳳的“三點會”綠林武裝,建立起東固第一支工農武裝。
段起鳳是永豐縣芹菜坑絲茅坪人,讀過3、4年書,父親是有名的武師,他自小跟父親習武,功夫了得,力大驚人。因出身貧苦,當過長工,深受豪紳地主的迫害。有一天,他在潭頭村中陂湖幫人做工,晚上去田里放水遇上一伙土匪,搶了潭頭村坊坑豪紳羅士杰的家。那伙人問他要什么東西,他就要了一雙套鞋。第2天,羅家派人四出搜查臟物,發現他穿的套鞋就是豪紳羅士杰家的東西,便要捉他。因此,他逃往福建,在那里參加了“三點會”,結拜了10幾個兄弟。幾年后,他從福建帶回“三點會”的弟兄和16支獨響土銃,還有自己一支駁殼槍回到家里,又在當地發展了一批“三點會”]會員,活動在興國東村、蓮坊娛蚣山一帶。
“三點會”原為舊式農民武裝,相傳起源于太平天國的天地會。段起鳳為首的“三點會”,以殺富濟貧,打抱不平為旗幟,專愛綁土豪劣紳的“票兒”,成員多系苦無生路的窮人,對土豪劣紳、貪官污吏存有積冤深仇。1927年10月,東龍黨支部書記賴經邦奉特委指示,與曾炳春對段起鳳作爭取工作。賴經邦對段起鳳說,我來加入你們的隊伍行不行?段起鳳回答說,那好哇!我們正需要你這樣有文化的人。賴經邦說,我來可不當土匪。段起鳳說不當土匪當什么?賴經邦說,搞革命!便用革命道理開導他,喻以大義。
不久,段起鳳遭到興國楓邊靖衛團的伏擊,死去10幾個兄弟,自己被俘。他乘夜掙脫鐐銬,死里逃生。賴經邦是段起鳳的表勇,段起鳳向來欽佩當過“督學老爺”有膽、有識的舅公。他拉著賴經邦的手說“大舅!若是你加入我們的隊伍就好了。”
賴經邦說:“不,你應該早加入共產黨的隊伍才好。”
段起鳳的母親也對兒子說:“孩子,你要聽大舅的話,走正道,為窮人革命才是出路。”
段起鳳是個孝子,很聽母親的話。段起鳳的盟兄弟管開炳等人,也不愿再干那種“名不正言不順的事了”。于是,段起鳳把隊伍帶到東固黃沙養軍山,與賴經邦、曾炳春一起建立東固第一支革命武裝——工農革命軍東龍支隊。
1928年2月,東固暴動后,贛西南特委根據江西省委工作計劃
和斗爭形勢的需要,決定將工農革命軍東龍支隊與永豐、吉水的農軍合并,成立江西工農革命軍第3師第7縱隊,賴經邦任黨代表,吳江任縱隊長,段起鳳任副縱隊長,曾炳春任秘書長。4月,吳江離任,段起鳳接任縱隊長。
這年的6日30日,為了打擊楓邊靖衛團的反動氣焰,打通前往
興國、永豐方向發展的革命通道,也為了替被楓邊靖衛團殺害的13名原段起鳳的“三點會”弟兄報仇,賴經邦親自率領第7縱隊由南龍出發,攻打楓邊。雙方交火后,楓邊靖衛團不支后撤,經楓邊退往密石方向,第7縱隨后追擊,在密石附近的峽山水口被楓邊靖衛團阻擊。這時,楓邊靖衛團從興國搬來的援兵趕到,由一反軍連長帶1連人馬從側翼襲擊第7縱,一排槍打來,齊刷刷倒了數人,群眾一下嚇懵了,頓時亂了陣線。7縱無法指揮,在一片混亂中急忙退卻,賴經邦即帶著警衛班在后面阻擊敵人,掩護部隊和群眾撤離,直至身邊警衛全部犧牲,他只身突出重圍。
這時,第7縱隊大部分隊員和群眾,經興國、永豐、東固交界的腐竹坳撤回南龍。賴經邦沒有跟上隊伍,天正下雨,整個山間灰蒙蒙的,辨不清路徑,他全身濕透,又冷又餓,十分疲憊地走進壟上村的一家獨屋休息。
正想弄點東西充饑,從大門闖進幾個靖衛團丁把他團團圍住。 賴經邦魁梧高大,會點武功,一躍沖出包圍,奔向后門,又被后門 幾個團丁堵住。終因寡不敵眾,被團丁捉住,七手八腳地用繩子捆 在門前的旗桿石上。
團丁們用木棍和鐵尺打他,他昂首挺胸,咬緊牙關不哼一聲。 團丁們怕賴經邦有武功,會施法力,就用尿杓往他頭上潑尿,把尿 杓蓋在他頭上。賴經邦卻始終怒視敵人,義正詞嚴,說你們弄死我 一個,會有千百個革命者站起來! 一邊喊,一邊用頭往旗桿石上撞。
團丁們怕賴經邦撞死,不好去上級領賞,立即將他解下來,綁 在一副簡易擔架上抬往楓邊。來到水潭邊,賴經邦卻突然一掙,從 擔架上翻身下地,想跳入潭中自盡,卻被團丁們猛力拖住,綁回了 擔架。當擔架拾到離楓邊不遠的河邊時,賴經邦再次掙斷繩索,脫 身欲逃,不料被一團丁一刀下去,把他砍倒在血泊中。接著,那個 可惡團丁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上前割下他的頭顱領賞去了。
后來,楓邊靖衛團將他的頭顱掛在萬壽宮門前“示眾”了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