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
20世紀初年的中國農村,每年九十月間的秋收時節,都是農 民與豪紳地主發生激烈斗爭的階段。農民收割稻谷,地主便抓緊 時機催租搶糧,惡似虎狼,打死人命是常事,農民憤而反抗亦為 普遍。利用秋收反抗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已成為一種斗爭特征。
1927年7月中旬,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著手制定湘、鄂、 粵、贛四省秋收起義的計劃。這一決定是7月12日中共中央進行改組后新組成的中央臨 時政治局作出的。陳獨秀被停止了中央總書記的職務,臨時常務 委員會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組成。7月中、 下旬,中央臨時政治局作出兩項重大決定:一是在湘、鄂、粵、贛 四省發動工農回擊國民黨反動派;二是將中共所掌握和影響的 軍隊,在武漢與南京之間的南昌舉行起義,然后開到廣東建立革 命根據地,取得蘇聯的軍事援助,舉行第二次北伐。這時候的中 國共產黨已被逼到唯有武裝反抗方能生存下去的境地。
1927年的3月至7月,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蔣介石新軍閥 無恥地背叛了革命,反過手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而汪精衛武漢 國民政府與之同流合污,以“分共”的方式實現了“寧漢合流”。國民裳反動派先后在上海、廣州、南京、寧波、杭州、重慶等地進行 了血腥的反革命大屠殺。根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 科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不完全統計,自 1927年3月到翌年的上半年,全國各地被屠殺的共產和革命 群眾竟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2.6萬余人。在反革命的腥風 血雨的摧擊下,黨內的一些不堅定分子,有的自動脫黨,有的叛 變投敵,共產的數量由將近6萬人減少到1萬多人,而工會會 員則由300萬人銳減為幾萬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鮮血 遍灑各地,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刊物載文說:“今日的中國,要算 全世界最悲慘的白色恐怖的國家了。”
針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陳獨秀在敵人的屠殺面前一味妥協 的消極退讓政策,共產國際為要扭轉中國革命危如累卵的局勢, 緊急指示中共改組中央政治局,拋開陳獨秀另起爐灶。在南昌舉 行武裝起義和發動湘、贛等省的秋收暴動,就是首先要燒的兩把。1927年南昌八一起義六天后的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 開緊急會議,撤換了陳獨秀的職務,正式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 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臨時政治局在8月9日的第一次會 議上,指定彭公達與毛澤東回湘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彭為省委書 記,毛為中央特派員,對湖南的秋收暴動負全權之責。
為貫徹“八七”會議的新決策,趕在秋收之前部署好全省的 暴動,中共湖南省委緊張地進行著籌劃,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確定暴動的區域。
彭公達等人開始提出了一個四面開花的全省暴動計劃,主 張湘中以長沙為4心,湘南以衡陽為中心,湘西以常德為中心, 湘西南以寶慶(今邵陽市)為中心,全省范圍內同時舉行暴動,并 提出毛澤東到湘南獨當一面。
對于彭公達等人這種不切實際、偏于狂熱的主張,毛澤東、 '夏明翰、易禮容等省委常委都表示反對。他們不贊成這種脫離自身力量、不顧客觀條件的盲動傾向,極力主張從實際出發,縮小范圍,集中有限之力在湘中區域舉行暴動。對于這一點,彭公達在1927年10月8日向中央的報告中說,“澤東持之最堅,禮容、明翰等均贊同其說”。
那么,究竟是四個中心全面開花,還是只搞湘中的一個地方,實行一點突破?在省委的幾次會議上,兩種不同意見爭論激烈。省委的常委們畢竟是明智的,夏明翰、毛福軒等人對“黨的精力及經濟力量”加以切實計算,讓彭公達等人意識到確實不可好高騖遠,否則就會使本來有限的力量更加分散,決然無法取勝,還是腳踏實地為好。省委8月30日的常委會議確定,“只能制造湘中四圍各縣的暴動”,即以長沙為中心,在寧鄉、醴陵、瀏陽、平江、安源等地發起暴動。
省委這次會議還對暴動的領導機關、日期、口號、宣傳等作 出了決定。會議決定由各軍事負責人組成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 員會,以毛澤東為書記;由各暴動地區黨的負責人組成行動委員 會,以易禮容為書記。
毛澤東對這樣的決定感到滿意,他是堅決反對不自量力而 盲目行動的。他還在幾次省委會議上強調,暴動光靠農民的力量 不行,必須要有軍事的幫助,至少要有兩三個團的兵力。這位中 央特派員多次講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他曾這樣說: “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視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 力注意軍事運動,用槍桿子奪取政權,護衛政權。政權沒有兵力 的護衛或去奪取,那是自欺欺人的話。”
毛澤東在討論全省暴動時對幾個重要問題的主張,是非常 正確的,這在后來湘贛邊界秋收暴動的實踐中得到了印證。這時侯的毛澤東,對于中網革命的一系列覓大問題——軍事力量的 重要性、農氐的茁要性、革命力侃應該退卻“上山”等,都有著獨 特的認識和考慮,已經走在黨內很多人的前面,或者成為黨內的 第一人。
8月31日晨,毛澤東由其弟毛澤民護送,乘火車去安源部署 武裝起義。途經株洲時,會見了中共株洲鎮委宣傳委員、株萍鐵 路總工會委員長朱少連和湘潭東一區區委書記陳永清等。毛澤 東傳達了省委關于暴動的布置,并對株洲各方面的情形做了了 解。
9月1日下午,毛澤東在朱少連陪同下到達安源,與中共安源 市委接上聯系。中共安源市委是這年8月中旬根據湖南省委的決 定由特區委改組的,剛從湖南調來的曾是湖北省農民自衛軍總 指揮的蔡以忱任書記,前特區委書記寧迪卿、宣傳部長楊駿為委 員。省委的意圖是以安源市委為湘東贛西秋收暴動的領導中樞, 負責對萍鄉、醴陵、蓮花各縣的秋暴做好準備,特別是在安源路 礦組織工人武裝。
9月2日下午,毛澤東在安源的張家灣工人學校召開軍事會 議,對湘贛邊界秋收暴動進行布置。參加會議的除了蔡以忱、寧 迪卿、楊駿外,還有幾天前奉命趕到的中共瀏陽縣委書記、瀏陽 農軍負責人潘心源以及贛西農民自衛軍總指揮兼安福縣農軍負 責人王新亞等。
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前委書記的身份主持會議。他首先傳 達了“八七”會議的主要精神,即會議確定的總方針——土地革 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傳達了湖南省委對于以長沙為中 心的秋收秘動的部署;接著,向與會者了解各地的軍事情形和暴 動準濟工作。潘心源報告了瀏陽、平江兩縣的農民進入江西后, 與盧徳銘申領的網民革命眾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分別在 修水、側鼓待命休幣的情形;蔡以忱報告了安源市委在路礦把礦 繁隊1取過米,已打千余人槍的怡況;王新亞報告了贛西寧岡、永新幾縣工農運動的大致情形,包括袁文才、王佐農民自衛軍于 7月中旬攻打永新縣城,救出80多名被捕共產的經過。
會議圍繞著軍事問題和整個秋暴的行動計劃,展開了詳盡 的討論,作出三方面的決定。
一是確定湘贛邊界秋收暴動的軍事建制。所有參加起義的 武裝組建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任師長,余賁民任 副師長,鐘文璋任參謀長。下設三個團,第一團以盧德銘警衛團 為骨干,加上平江工農義勇軍和湖北崇陽、通城的數百農民自衛 軍,計有2200余人,團長鐘文璋(兼);第二團由安源工人糾察隊、 安源礦瞥隊及萍鄉、安福、7欠新、蓮花、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 編成,計有1600多人,團長王新亞;第三團以瀏陽工農義勇隊加 上警衛團一個營組成,也是1600人槍,團長蘇先俊。警衛團團長 盧德銘已赴漢口向中央請示行動未歸,其職務另予考慮。
二是確定了各路部隊的行動計劃。起義部隊分為三路向長 沙進擊:第一路(第二團)攻取萍鄉后再擊醴陵,沿鐵路線向長沙 行動;第二路(第一團)從修水向平江進攻,奪取平江縣城后向長 沙推進;第三路(第三團)由銅鼓向瀏陽進擊,發動瀏陽的農民在 四鄉暴動,再匯成大隊人馬直逼長沙。
三是建立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各團的團長、黨代表 及師部軍事主官均為委員,毛澤東任書記。前委為秋收暴動最高 領導機關,按照中央指令,前委進入哪個省的境內,即受該省省 委節制。
會議還對起義部隊的退路作了考慮,提出無論如何不能放 棄萍鄉、安源,以防起義失利被敵軍斷絕退路。正是在討論這一 問題時,王新亞提出,要是我們打不贏的話就跑,跑到贛西的寧 岡去,我有兩個老庚在那兒,一個是袁文才,一個是王佐,他們那 兒住得下千軍萬馬。這在毛澤東的頭腦里留下了印象。
張家灣軍事會議,貫徹落實了“八七”會議和湖南省委的決 議,具體部署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行動計劃。會議結束后,毛澤東通過書信向湖南省委報告情況,并特別提出,長沙暴動要與 前方軍事行動相配合,否則會失敗;相約11日安源發動,18日進 | 攻長沙。湖南省委接到毛澤東來自安源的急信,于9月8日發出 《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奪取長沙的命令》。《命令》要求“各地趕緊動 員,限于本月16日會師長沙,奪取省城,建立中國革命委員會湖 南分會”;指令“安源決于11日發動,自岳至長至株鐵道9日起破 壞,各縣農運亦應特別加緊工作,即于11日齊發動”。
安源的工作安排就緒,毛澤東由潘心源和易紹欽陪同,于9月6日前往銅鼓,領導余三團的起義行動。
安源、銅鼓相距200余里。毛澤東等三人沿萍鄉、瀏陽的邊境 走了一天半,到得瀏陽境內的張家坊,竟被當地的反動武裝團防 隊抓住了。
這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的被抓遇險。所幸他身上帶有十幾 塊銀洋,給了押送的團丁八塊,團丁有意放他逃走。毛澤東走不 丨 多遠,又被別的團丁發現,一顆子彈擦著他的頭皮飛過,若是他 稍一伸腰抬頭,就會被不偏不倚打在頭上。毛澤東趕緊跑到轉彎 處一個水塘邊,在茂密的草叢里藏了起來,幸虧團丁們沒有搜出 他。毛澤東躲至黃昏,進到一座山沖,遇上打柴農民陳九興,自稱 是農民協會的委員長。陳九興帶著毛澤東走過了“雞鳴三縣”岔 路多條的絞車坳,向山下的銅鼓排埠趕去。
毛澤東在排璋住了一宿,次日上午來到銅鼓縣城,向人打聽 到工農革命軍第三團團部設在肖家祠,便找到那里。兩個站崗的 戰士不讓他進去,毛澤東在旁邊店里借了紙筆,寫上“前委毛澤 東來見”幾字,要哨兵交進去。第三團團長蘇先俊看了紙條后,立時出來迎接。
這天正是中秋節。毛澤東在肖家祠召開第三團排長以上干 部會議,蘇團長首先向們介紹:“他是中央特派員毛澤東,又 是黨的前委書記,大家可以稱他毛委員。現在,請毛委員講話。”
一陣鼓掌聲后,毛澤東傳達中央及湖南省委關于秋收暴動的指示精神。前委書記充滿豪氣地道:“這次暴動,我們有正規軍 隊,也有農軍,人數達500@眾。而比這個力量更為強大的,是湘 贛邊界廣大農民群眾,他們會同我們一起向反動派開戰的!”
毛澤東揮動手臂接著說下去:“今天是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我們這么多人團聚在這里干什么呢?就是拿起槍桿子舉行武裝 暴動,打倒國民黨反動政權,建立貧苦工農自己的政權!”
們的情緒受到感染,個個心情激奮。他們聽到毛委員宣 布“明天舉行暴動”后,熱烈地鼓起掌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大規 模起義,在湘贛邊界爆發了。按照湖南省委的指令,9月9日,以破 壞鐵路為標志,湘贛邊界秋收暴動序幕拉開。同一天,從漢口趕 回部隊、由前委任命為起義總指揮的盧德銘,在修水縣城向第一 團授旗。這面以鐮刀、鐵錘為標志的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面戰 旗,是師部參謀何長工和副官楊立三共同設計、制作的。鮮紅的 旗幟升起,標志著毛澤東在延安同斯諾所說的“工農紅軍最早的 部隊建立起來了”。
才情橫溢的毛澤東,看到起義軍所到之處,廣大群眾紛紛響 應,揭竿而起,奮勇參戰,不禁引發一腔豪情,吟詞一首《西江月- 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云愁,
霹靂一聲暴動。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二、文家市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