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
狂飆起處,地動山搖。工農革命軍的各路部隊從9月10日起, 按照作戰計劃各自展開行動。
師部所在的第一團、第四團,任務是奪取平江縣城后,切斷 長沙至岳陽的鐵路,配合其他部隊圍攻長沙。
這一路的起義軍不是一個團嗎?怎么跑出個第四團來?話得 從師長余灑度說起。他未通過前委,擅自收編了一支國民黨的潰 敗部隊。早在南昌起義前夕,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 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奉中共中央指示,由漢口趕赴南昌參加起 義,途中得知南昌起義部隊已南下廣東,遂轉至修水,在平江農 軍配合下攻占了修水縣城,守敵邱國軒部逃到渣津。余灑度時為 警衛團一營營長。他了解邱部有七八百人槍,秋收起義前夕,便 萌生了將邱部收編過來的念頭,又是寫信又是派人勸降。善于見 風使舵的老行伍邱國軒權衡得失后,答應收編,被編為第四團, 邱為團長。
第一團于9月11日向平江的軍事要沖龍門廠行進。按照師部 的布置,部隊入湘的首戰是殲滅駐在龍門廠的唐生智獨立營。起 義軍占領龍門廠后,翌日繼續向長壽街15里的金坪攻擊,邱部在 一片槍聲中派人來報,稱前方發現敵人。鐘文璋接報后,親率第 一團第二營向前猛撲過去,不料在西翼突遭襲擊,第二營幾近覆 滅;就連在后跟進的第三營也有損失,所押運的輜重和軍費全被 搶去。原來,在此襲擊第一團兩個營的敵軍,竟是邱國軒第四團! 土匪成性的邱國軒,見在龍門廠繳獲了一批彈藥和幾箱銀元,頓 起歹念,在第一團毫無戒備的情形下突然下手,致使第一團遭受 重創,輜重盡失。鐘文璋見部隊損失慘重,深感內疚,痛哭出走。
消息報到師部,余灑度大為吃驚,派人收集部隊,準備再打長壽街。于前幾天趕回部隊、被任命為總指揮的盧德銘,提出一 團折損嚴重,兵力不足,不可再入長壽街,應即退回修水,并向前委報告戰況。余灑度只得服從。
第二團于9月10日從安源出發攻打萍鄉。該團事先派了爆破 隊潛人城中欲炸開城門,不料被敵人發覺,失卻偷襲機會,只得轉為強攻。戰斗一天未能克城,團長王新亞決定放棄萍鄉直攻醴陵。醴陵的兩營守敵擋不住第二團及上千農民的攻勢,棄城而逃。第二團與地方黨組織在縣城建立了中國革命委員會醴陵分會。
起義軍攻占醴陵,使湘敵感到震驚,遂派張國威部、王東原部從三面夾擊圍城。王新亞趁瀏陽守敵已出城與第三團作戰,遂率部隊轉攻瀏陽,于9月16日攻克瀏陽縣城。王新亞不是布置部 隊在城外警戒敵軍,而是忙于向商人籌款,疏于防范。
敵張國威部得知瀏陽喪失,于17日下午派一個團加上寧鄉 之敵與平江第八軍一個營,自西、北兩個方向攻來。人夜時分,毫無準備的第二團官兵正在開飯,戰斗打響后倉促應戰,被打得七零八落,兵力損失三分之二以上。王新亞帶著數百人突出敵圍,退到30里外的巖前時,只剩下120余人槍。是晚王新亞頹然出走, 去向不明,此后沒有了他的音訊。
毛澤東所在的第三團于9月11日離開銅鼓向瀏陽的白沙挺 進。駐于白沙的一個營敵軍稍作抵抗便逃往東門市。第三團乘勝 追擊,奪取該鎮。團長蘇先俊見二戰皆捷,產生了麻痹輕敵思想,并未派出部隊在有利地形擔任警戒。、
9月14日上午,敗退之敵周倬營聯合敵第八軍兩個營,快速 向東門市攻來。第三團正在圍山書院召開群眾大會,從仙人廟方 向襲來的敵軍首先搶占了書院左側的制高點羊腦山,架起機槍 向山下射擊。毛澤東下令掩護群眾撤退,要蘇先俊派部隊從羊腦 山右側繞攻上去,打掉敵人的火力點。奉命擔負任務的第二營以 傷亡七八十人的代價,奪得山頭,使戰局稍有轉折。毛澤東見敵 軍實力超出起義軍,為保存力量,下令部隊退出戰斗,向上坪方向撤走。
湖南省委寄予厚望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從爆發之日至第 六天,戰局就非常明顯了。由于起義軍兵力不集中,每個團攻打 一個縣城,反而被敵軍各個擊破。加上王新亞、蘇先俊等軍事主 官麻痹輕敵,疏于戒備,造成重大失利,以至于全團覆沒。難怪蘇先俊在9月17日寫給湖南省委的報告中講到:我軍“軍威因之不振”,“竟致潰不成軍”。
問題的嚴重性不止于此。軍事上迭遭失利的工農革命軍,尚 在四面而至的敵軍包圍之中,處境極為不利。這是毛澤東看得非常清楚的。
從東門市退出的第三團當晚宿在上坪,毛澤東住在農民陳 錫虞家。翌日上午,師長余灑度派出的師部聯絡員找上來了,向 前委書記報告了第一團的情況。金坪失利的戰訊讓毛澤東、蘇先俊等人心情都很沉重。
毛澤東在陳錫虞家先是面壁而坐,又在屋里吸煙踱步、沉頭 不語。一個多小時后,他出到屋外,對蘇先俊說:“而今已成這個 局面,我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退到瀏陽的文家市再作計議 吧。”他見蘇先俊猶疑未附和,又道:“文家市處在湘贛邊界,倘若 敵人打來,我們進退自如。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擺脫強敵。”蘇先俊 聽到這兒才點頭。毛澤東對他吩咐道:“我們在這兒等一兩天,你 派第三營營長張子清帶人先行,任務是打掉文家市的團防隊,備 辦糧食。”
毛澤東和第三團在上坪等了一天半,9月17日下午才見第一 團與師部趕到。原來余灑度執意要再打長壽街以振奮軍心,被盧 德銘勸住了。前委的信由聯絡員帶回去,余灑度看了心里老大的 不悅;倒是盧德銘爽快地說:“退到文家市也好,免得再吃敗仗。”
9月19日,工農革命軍師部與第一團、第三團先后到達文家 市。讓毛澤東、余灑度悲中有喜的是,在瀏陽被敵打散的第二團, 還剩有爆破隊在內的百余人,由楊明帶領聞訊后趕來文家市。起 義部隊尚有1500余人。
井岡山看到部隊會師一處,毛澤東自然要考慮下一步的去向,他決 定召開前委會加以討論。師部參謀何長工奉命尋找開會的地方。
當天晚上,在里仁學校的一間教室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 所剩的五名委員聚在一起開會。這支剛剛誕生不久的工農革命 軍的前途命運就要由他們來決定。
余灑度首先報告暴動以來的戰況。毛澤東聽了后,帶著檢討 的口吻說:“這次暴動的軍事布置,是不該分散兵力,一個團打一 個地方,結果平江沒能打下,瀏陽也守不住,各路部隊都損失不 小。下一步當怎樣行動,由大家定奪吧。”
眾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沉默了幾分鐘后,余灑度說:“勝敗乃 兵家常事,還是按原計劃干吧,再打瀏陽直攻長沙!”
對于文家市的前委會議,留下的文獻記載僅有余灑度、蘇先 俊二人的報告。余在1927年10月19日的報告中,寫有“度仍主張 取瀏陽直攻長沙(當時取瀏有把握)”這句話。
余灑度在作了再攻瀏陽打長沙的表示后,感慨道:“此次失 敗,主要在于沒有反攻,以一團為例,在金坪遭到邱匪襲擊,雖然 輜重盡失,人馬也有所損失,但還有兩個營的兵力,若繼續打長 壽街是有把握,可是偏不讓再打!”
余灑度的這番話,是有所指的,只是顧及老團長的面子,才沒有點盧德銘的名。
待余灑度說完,蘇先俊接上說:“余兄所言有理。如今兵合一 處,當再攻瀏陽,目前要挽回敗局,只有復攻瀏陽,舍此別無良策。兵貴神速,明日就開始行動!”
盧德銘,這位素來作戰勇敢,在北伐戰爭中受到葉挺賞識的 原警衛團團長,的確一再勸阻余灑度不能再打瀏陽。此間他聽了 余之所言,正要解釋一番,卻見毛澤東搖頭說道:“我看未必能再 打瀏陽!”
毛澤東以湖南口音接著說:“余師長、蘇團長同言反攻瀏陽, 不曉得想過沒有,我們還剩有多少人槍?參謀處的統計是,包括傷兵在內才1600^人。而瀏陽的敵人呢?張國威屯兵兩個團在那 里固守,另外還有一個團在寧鄉,這還不包括各鄉清鄉局、團防 隊的千余人。我們這點人馬打得下瀏陽城?我看再打瀏陽危險得 很,會把這點人馬全部斷送!”
余灑度帶著咄咄逼人的口氣反問道:“這次秋暴,省委以及 中央制定的計劃是什么?我們怎樣執行? ”他說到這里,提高嗓 門,“難道我們打了幾個敗仗,就要放棄省委的戰略計劃?軍隊不 敢進攻,不敢打仗,還叫什么軍隊?”
蘇先俊也附和道:“是啊,打了敗仗就一退而去,放棄進攻, 這叫什么革命軍隊?氣只可鼓不可泄,瀏陽的敵軍怕不到哪兒 去,白天打不下城池,還可以夜襲嘛。”
蘇先俊話音剛落,毛澤東嚴肅地說:“向敵人進攻,要看怎么 個攻法!知己知彼,這是起碼的用兵之道。瀏陽城就這么容易打 下來么?既然明擺著打不了,做么子要蠻干下去?”
蘇先俊一時無以對答。
久經戰陣的盧德銘聽了毛澤東所言,心里打了個激靈,暗自 贊嘆:“這毛委員不是軍人出身,卻很懂用兵之道呀! ”想到這里,他說道:“毛委員所言值得考慮。我們就剩下這么一點人槍,再打 瀏陽很難取勝,弄不好要吃大虧!”
余灑度、蘇先俊聽了盧德銘所說,肚里窩著一股火。余灑度 端起腔調問毛澤東:“瀏陽打不得,長沙更不用說,下一步該怎樣辦?”
毛澤東不假思索地回道:“下一步嘛,當退到湘南的汝城去。”
毛澤東站起身來,激動地繼續說道:“為保存實力,只有撤出 這四面受敵的瀏陽,退到湘南汝城去占據湘粵大道,策應賀、葉北出廣東。”
“省委乃至中央那里,我們怎樣交代呢? ”余灑度表示沒有忘 記自己所負的軍事責任。
毛澤東爽快作答:“前委有權臨時處置,這個責任由我來 負! ”接著,他語氣堅定地說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省委命令限于 16日會攻長沙,而今天是19日了。其他各路農軍沒有一路打得進 長沙。省委的暴動大綱,是8月中旬我與王一飛幾人制定的,現在 看來,這個計劃欠妥,不應該盲目攻打長沙;而在湘南汝城一帶 實行割據,建立四五縣的革命政權,形成一政治氣候’,這是省委 有過計劃的,我們正好去實行這一計劃。”
毛澤東在文家市前委會議上對于撤出瀏陽、退向湘南的講 話大意,可見于何長工《秋收起義和弓丨兵井岡山》等回憶資料。毛 澤東曾說:“我們就是舍下血本奪得一兩個城市,又怎能守得住 呢?我看打城市有百害而無一利!我們要避免在自己力量不夠時 與敵人作生死之爭,必須從城市里退出來,轉移到鄉村去,在那 里積蓄力量,以利再戰。這叫換個法子與敵人斗!”
毛澤東發表的那些宏論,不但讓盧德銘、余賁民聽得心有所 動,就連余灑度、蘇先俊也覺得耳目一新,不由得認真思考起來。
余賁民贊同毛澤東說的那些話,有感而發:“叫化子不與龍 王比寶。說得好啊,我們在城市搞不過人家,就到鄉村去伸展手 腳嘛。瀏陽反攻不得,長沙更不必打,就退到湘南去,割據湘粵大 道,以便策應賀龍、葉挺的部隊北出廣東。”
盧德銘當即表示:“我同意退往湘南。”
毛澤東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問各有心思的余、蘇二人:“二位意見如何?”
余灑度回道:“就這么定吧,省委方面的報告,須由毛同志負責。”
毛澤東點頭。
文家市前委會議,毛澤東果斷決策,改變了湖南省委以及中 央“會攻長沙”的戰略計劃,否定了余灑度、蘇先俊“反攻瀏陽”的 主張。毛澤東的意見得到了盧德銘、余賁民的支持。余灑度、蘇先 俊雖然持有不同看法,但只能服從前委書記的意見。會議最后作 出了“向萍鄉退卻”的決定。
身負領導秋收起義重任的毛澤東,在關鍵時刻,對敵我形勢 洞若觀火,審時度勢,以非凡的膽略與氣魄,更改了省委和中央 的既定計劃。此舉挽救了秋收起義保存下來的力量,避免了再打 瀏陽可能導致的全軍覆滅之虞。文家市的退兵之舉,為實現共產 黨的武裝斗爭從城市移向農村創造了條件。
上一篇:一、霹靂一聲暴動
下一篇:三、蓮花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