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起義軍此時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部隊的軍 需給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朱德、陳毅等人。
起義軍的軍需供給已是完全斷源。所需的現金十分缺乏,沒有錢買糧就向群眾打借條。寒冬將至,官兵們都穿著單衣單褲, 薪餉更是發不出一分錢。至于醫藥和彈藥的補充,沒有一點來路。俗話說三朝無糧兵馬散。給養問題不解決,部隊難以生存下去。
就在起義軍于崇義縣上堡一帶整訓后,以連、排為單位分散活動時,駐防廣東韶關、湖南汝城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范石生,派韋伯萃(共產)來和朱德聯系,希望合作。范石生是朱德在云南講武堂時的同班好友。朱德想,這何嘗不是暫時解決部隊給養的一個途徑。他把這個問題提到縱隊黨委會上討論。朱德指出,在堅持組織上獨立、政治上自主、軍事上自由的三項原則前提下,與范石生合作,這是統戰,對革命是有好處的。陳毅、 王爾琢等人均表示同意。縱隊黨委通過了這一方案。
朱德給范石生寫了一信,派警衛排長黃志中騎馬送往韶關。 范石生接信后回復“同意吾兄所提諸項事宜”,要朱德赴汝城與范部第四十七師師長曾曰唯商談。
朱德很快帶人趕到汝城,經與曾曰唯師長談判磋商,協議如下:朱德所部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第四十七師第一四0團,
朱德(仍化名王楷)任第十六軍總參議、第四十七師副師長兼第 一四0團團長。談判結束后,范石生赴汝城和朱德會面,并迅速供應朱德所部一批現款和彈藥、冬衣、被服等物資。
起義軍取得了范石生部的給養,擺脫了軍需困境。朱德率部從湖南資興南下抵達粵北仁化縣境,與中共廣東北江特委取得了聯系。他根據中共組織指示,率部繼續南下支援廣州起義。部 隊趕到韶關城郊,與廣州起義失敗后撤出的200余人相遇,始知廣州起義失敗;遂把200余人編入部隊,爾后轉移到韶關西北30 里的犁鋪頭停駐下來進行休整。
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半夜4點多鐘,熟睡中的朱德被王爾琢叫醒,王說從井岡山來了人,特地來找南昌起義軍余部的。朱德立即穿上衣服來到廳屋,迎著馬燈光一看,來人竟是在法國巴黎勤工儉學時就相識的何長工。何也認出了朱德,跨上前與他打招呼握手。不一會,陳毅也趕到。在法國時,他們三人就經常在一起。 老朋友此間相見,分外地親熱。朱德急著問何長工為什么到這兒來了。何長工笑吟吟地說:“不要急嘛,讓我慢慢講來。”他將毛澤東派他前往湖南、廣東執行任務的情況作了一番介紹。
毛澤東委派何長工進入廣東尋找賀龍、葉挺余部,是10月中旬部隊游擊期間在酃縣水口作出的決定。水口村有個縉紳叫李資,早些年任過湖南桃源縣縣長,家里訂有幾種報紙。這天,毛澤東特地去李家閱看報紙。他從一張新出的湖南《民國日報》上看到一篇“共黨葉賀部潮、油慘遭失敗”的報道,便向李資要了這張報紙,回到住地將報紙給陳皓看了。陳皓放下報紙,驚訝地不住搖頭。毛澤東沉思片刻,說:“南昌起義的隊伍,是我們黨的寶貴武裝力量,現在被打得四處散落,要是能把一支隊伍接到井岡山來該有多好! ”陳皓說:“是啊,有葉、賀的隊伍加在一起,大一些的敵人就能對付。問題是怎樣才能弄上山來? ”毛澤東說:“我打算向中央和湖南省委寫個報告,有了中央的指示他們是會來的。 另外,要派個人到長沙去,向省委報告我們在井岡山的情形,然后到廣東去,找一找葉、賀的余部。”陳皓點了點頭,問:“派誰去好呢? ”毛澤東不加思索地說:“讓何長工去合適,他對長沙熟悉” 容易找到省委,省委或許知道這方面的情況。”陳皓表示贊同,當即派人叫來何長工交待。
受命于前委的何長工化裝成生意人,離開水口到了長沙,在長沙轉了多日,找到省委負責人之一的夏明翰,由夏引領見到彭公達,報告了毛澤東所交代的幾項工作。何長工匯報完畢,問起南昌起義部隊在廣東被打散的情況,彭公達說省委也不詳這方面的信息,要何自己到廣東尋找。
何長工在長沙搭上武漢開往廣州的火車進人廣東,先后去了惠東、海豐等地,打聽到的消息都不確切;又乘車來到粵北紹關,準備由那兒回井岡山。他住進旅館后就去洗澡。韶關是范石生部所在地,常有軍官到這兒來洗澡。澡堂里霧氣蒙蒙,誰也看不清誰。何長工聽到幾個人邊洗澡邊說話。一個說:“王楷的一 0 0團到犁鋪頭了。聽說王楷的原名叫朱德,是范軍長的老同學。” 另一個說:“老同學歸老同學,那可是一支暴徙集中的部隊啊,我:們對他有嚴密的戒備。”
何長工無意中聽得這樣的消息,真是興奮極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由朱德統領的一 支部隊,原來就在不遠處的梨鋪頭!何長工匆忙洗完澡,在旅館結了賬,于下半夜1點鐘,顧不得天黑路遠,心急如火地向犁鋪頭趕去。何長工急趕30多里,在村外碰到起義軍的哨兵,說明了情況,由哨兵送往司令部。最先見到何長工的是留著大胡子的王爾琢,王把何帶到司令部后,又見到了同是華容縣人的蔡協民。何長工一眼就認中來了,叫了一聲蔡協民,撲上前與蔡握手,兩人 簡單說了幾句。王爾琢馬上去叫醒朱德和陳毅。
朱德等人都很興奮,沒想到能在這兒遇上毛澤東從井岡山派來的“特使”。朱德微笑著說:“真是好極了!我們總算聯系上 了。前些時候我們得知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的消息,大家議論說部隊跑來跑去,沒有個地方立腳,想著要到井岡山去找毛澤東 他們呢,一個月前就派了毛澤覃到湘贛邊界去,想必這時候已經 到了井岡山。”
“哦,原來是這樣!一我們是鞭炮點兩頭,響(想)到一塊來了。”何長工聽了打趣道。
朱德和陳毅等人又向何長工詢問井岡山的情形。問毛澤東帶著秋暴隊伍是怎么上山的,山上的地勢怎么樣,人口多不多, 物產如何,等等。朱德深有感慨地說:“我們是要找一個地方立下腳來,既然毛澤東派你來尋找,我們就到井岡山去。不過想把力量搞大一些再去,你把這個意思告訴毛澤東同志吧。”
何長工在犁鋪頭休息了一天,帶上朱德寫給毛澤東的一封信和路上的盤纏,取道贛南大余、南康、贛縣等地,于1928年1月初從萬安入遂川,在遂川縣城見到毛澤東,向前委書記復命。毛 澤東聽了何長工的匯報,說道;“我們和朱德他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他們是派了澤覃過來,去年11月底澤覃在寧岡茅坪見到我。既然雙方都派了人接頭,我就讓澤覃留下來了。”
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先 后曾有多次有意無意之接觸和聯系。
當年參加南昌起義的粟裕回憶說,轉戰粵、閩邊界進入贛南的起義軍余部,從安遠進人信豐縣境時,中共贛南特委曾派人到部隊接頭。朱德、陳毅等人從這位接頭人那里,第一次聽到了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實行武裝割據的消息,對此感到十分高興和鼓舞;同時也引起了他們的思考,認為毛澤東把隊伍帶到湘贛邊界的山區,這是避實就虛的一著好棋。朱德感到, 南昌起義的部隊2萬人,如果不是遠走潮州、汕頭,而是散入江西或湖南的鄉村開展游擊戰爭,與工農革命運動相結合,局勢就大不相同了。陳毅也有同感,認為起義軍南下廣東算是失策,更不應該分兵,既要占潮州,還得顧汕頭,還有一個三河規,兵力一分為三,被敵人各個擊破。
起義軍余部在崇義的上堡山區進行整訓期間,派出的偵察員打聽到在相鄰的桂東縣鵝形,有一支番號不詳、數百人的部隊,老百姓說是共產黨的隊伍。朱德要陳毅帶人去那里看看。陳毅帶著小部隊到了鵝形,經聯系才知對方竟是從井岡山過來的工農革命軍第三營,營長張子清,副營長伍中豪。陳毅與張子清同住了一晚,了解到毛澤東部隊在井岡山的一些情況。
回到上堡的陳毅向朱德講了見到張子清及其部隊的情形。 朱德聽后沉默了一會,忽然說道:“毛澤東把隊伍帶到山區打游 擊,這個方法對頭!我們現在才這么點人馬,再走交通要道是不行了,要保存,要發展,只有像毛澤東他們那樣,也在鄉村搞游擊斗爭。”
陳毅接上朱德的話說:“干脆我們也到井岡山那地方去,兩 支人馬合在一起,搞出個名堂來!”
“要得!要得! ”朱德點著頭說:“毛澤東是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現在我們和中央失去了聯系,找他也行。”略停,朱德又 說:“不過眼下還去不得,還沒有同毛澤東他們聯系上,不曉得井岡山那地方屯得了多少人馬。”
陳毅馬上接話:“那就派個人到井岡山去,先聯系上再說。”
“唔,這樣好一些。——派誰去接頭呢? ”朱德思索著。王爾 琢興奮地說:“還找誰呀?最合適不過的一個人就在隊伍里一 毛澤覃唄,毛澤東的弟弟!”
朱德和陳毅連連點頭。
毛澤覃高興地接受了朱德交給的任務,按照王爾琢提議的路線,從上堡取道桂東,再由桂東進入湘東的茶陵;因為報紙上登載了茶陵有“井岡毛匪”活動的報道。毛澤覃為要路上安全與方便,化名為“覃澤”,以范石生第十六軍軍部副官的身份,穿著軍官服裝,腋下夾著公文包,一路行來。他到了茶陵縣城,與工農革命軍團部接上了頭,按照陳皓介紹的行走路線趕往寧岡。毛澤覃來到坑口,遇上袁文才隊伍的一個排,那是毛澤東布置駐扎于坑口的,負責維持茶陵與寧岡的交通聯絡。排長聽說來人是毛澤東的弟弟,派人同他一道來到茅坪,在八角樓見到了毛澤東。
秋收起義部隊與南昌起義軍余部在互知信息之后,不約而同地派人進行聯系,不僅是雙方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中共中央當時的意圖。1927年11月下旬起,中央在獲知毛澤東、朱德兩部的情形后,于12月21日、27日兩次寫信給朱德。在21日的《中共中央給朱德兄并轉軍中全體同志的信》中明確寫道:“據我們所知道 的在桂東的北邊茶陵、酃縣以至江西蓮花均有毛澤東同志所帶領的農軍駐扎,不知你們已和他聯絡否?……他們如果駐在這些地方,你們應確實聯絡,共同計劃一發動群眾以這些武力造成割據的暴動局面,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一蘇維埃政權。”
中央還在信中指示朱德部隊,如無法聯絡,則在湘南與當地組織發動群眾,于適當時機舉行暴動。
中央的這兩封信本來由李鳴柯從上海帶到江西,再人湖南 找到南昌起義軍余部交給朱德,但不知何故,李鳴柯未能完成交信的任務。毛澤東、朱德兩部之間的聯絡,完全是自發進行的。
上一篇:十二、南昌起義軍余部贛南“三整”
下一篇:十四、湘南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