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重新成立前委的第三天,紅四軍軍部接到敵情報告:盤踞在永新縣城的贛軍周渾元旅以兩個團兵力進占寧岡新城。11月9日下半夜,毛澤東和朱德指揮第二十八團、三十一團由茨坪起兵向茅坪出發,翌日凌晨抵達新城后向敵人發起攻擊。
敵軍退守新七溪嶺的龍鳳閣,紅軍又以迂回戰術側擊敵軍, 迫使該敵向永新龍源口逃竄。10日上午10時,向永新縣城追擊的紅軍在途中與一支援敵相遇,殲敵一個連,隨即追至永新縣城, 正遇上敵人一個團在冬瓜嶺搶修工事;朱德令第二十八團在正面發起攻擊,三十一團自側面包抄上去,于下午3時打垮敵人。11 月12日,軍部聞報駐于天河的贛軍第三十五旅一個團向永新馳援,朱德認為再與敵戰對紅軍不利,下令部隊回師寧岡新城。
以上幾次戰斗,按照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一文記載,紅軍擊斃敵營長一人,俘敵營長二人,繳槍數百。經過與贛敵的數次較量,敵軍屢屢戰敗,心膽已寒,不敢再人寧岡攻打紅軍。至此,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基本上得到恢復,改變了八月以來的不利局面。
新城、龍源口戰斗,紅軍傷亡很少,毛澤東和朱德心里都十分高興。部隊從永新回到新城后,毛澤東對朱德說:“玉階兄,我們上回在茨坪議過的事,我想趁這個空隙進行,你看如何?”
毛澤東所說在茨坪議過的事,是指11月6日特委擴大會議所 定的紅四軍整訓一事。中央6月4日的指示信中對于邊界和紅四軍今后的任務與工作,有“改造整理你們的軍隊”一條,明確指出:“因為你們轉戰千里,七八月來未能得到休息的機會,如果你 們能找到一個機會做改造和整頓的工作是有必要的。”信中所說的“七八月來”,是指發信前的一段時間,實際上,目前部隊已是年有余未得休整。“紅軍迭經巨戰,黨委人材已傷亡殆盡”,特別是隊伍中的非無產階級現象——流寇主義、盲動思想、取消黨代表制度等等,嚴重影響著紅四軍的建設。此時毛澤東深感對紅四軍進行一次整頓更有必要。
朱德見毛澤東征求自己的意見,稍加考慮,點頭回道:“抓緊這段時間把整訓搞完,也好啊。經過這么幾次較量,贛敵暫時不敢來犯,而湘敵也不輕易從茶陵、酃縣邁過腳來,算是個空隙吧。 你上回也說到,四軍的整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毛澤東接著說出自己的想法:“前些天我與譚震林、宛希先幾人碰過頭,眼下,寧岡、永新兩縣的‘洗黨’已告一段落,總的情況是讓人滿意的。地方黨得到了組織、思想的整頓,軍中的黨也應該有所動作了,包括部隊的軍事訓練。”
“是啊,”朱德也是深有感觸,“部隊歷經年余苦戰,鞍馬勞頓,尚未得到應有的休整。人家的士兵至少要訓練半年才能上陣打仗,我們的戰士昨天入伍,今日就要參戰,軍事素質從何而來? 打仗固然靠階級覺悟,靠勇敢,可是戰斗技能也很重要呀!”
毛澤東聽后表示贊同,說道:“這次整訓要以軍事訓練為主, 時間上的安排來個六、四開吧。”
朱德點頭道:“那就事不宜遲。眼下除第三十二團一營尚在新七溪嶺擔任瞥戒,部隊都在新城,整訓就在新城進行吧,這兒駐扎條件和操練場地比茅坪、大隴都好。”
毛澤東興奮地說:“好啊,就定在新城。”
毛澤東似乎想到什么,稍停片刻,開口道:“整訓之前,是否抽時間召開四軍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討論一些問題,也作為整訓的指導方針。”
朱德當即表示贊同,建議下午召開預備會議,然后正式開會。
11月14日至15日,中共紅四軍第六次代表大會在新城城隍廟召開,到會代表79人。保存至今的大會決議案中“大會記事”寫道:“四軍全軍的支部除三十二團一營遠在永新派代表來不及外,所有支部均有代表參加,各代表所攜提案計30余種,經一度整理將意見相同者合并計得17種。大會中討論了政治、軍事、各種重要問題,尤其對于中國革命性質問題有長時間之辯論, 這是六次大會的特點。”
紅四軍“六大”選舉產生了新的軍委,委員23人,朱德擔任軍委書記。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紅軍設立政治部,陳毅出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
紅四軍“六大”通過了《政治問題決議案》《決議案》《軍事問題決議案》《經濟問題決議案》《紀律問題決議案》等五個重要文件,尤其是《決議案》,是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第一個加強黨對紅軍政治領導的文件。文件中關于健全黨的連以上各級委員會和“黨代表制度不應取消”等決議,為即將進行的全軍整訓明確了指導方針。
按照軍部的通知,紅四軍各團及軍直單位全部集中到了新城。第二十八團駐扎在東門外的江邊村,三十一團駐于西門街和靳亞,軍部特務營駐在城外的露下村,獨立營駐在北門外的小粟村,軍部設在城內城隍廟。另外有兩支地方武裝,根據特委的命令開到新城參加整訓,這就是蓮花縣獨立團和醴陵縣赤衛隊。
軍部特務營系前文所說的畢占云的起義部隊。獨立營是半個月前由駐于袁州(今宜春)的國民黨向成杰部營長張威所帶連余官兵起義后編成的,起初編入蓮花紅色獨立團,新城整訓時前委決定張部整編為紅四軍獨立營,張威任營長。蓮花獨立團隨即改稱縣赤衛大隊,軍部指派紅軍連長夏炎擔任大隊長。
紅四軍整訓開始沒幾天,前委考慮為確保整訓工作順利開展,便決定蓮花、醴陵兩縣赤衛大隊和特務營、獨立營開往蓮花牽制敵人,同時也為了在走際斗爭中考驗剛從敵人營壘投過來的兩支隊伍。前委為此組成北路行委加強領導,指派做改造工作經驗豐富、善于獨當一面的何長工擔任行委書記,著重在實戰中對兩個營的改造。
這次整訓前的頭天,毛澤東與朱德、陳毅等人在一起開了預備會后,晚上又商討了幾個問題。毛澤東提出:“第二十八團與三十—團的‘分團主義’已經是由來已久了,不容忽視。我看,是否利用整訓之機,對兩個團主要軍政加以調整?”
毛澤東提到的“分團主義”,朱德與陳毅也早有耳聞。第二十八團打仗厲害,但做發動群眾的地方工作不如三十一團,而三十—團的軍事素質與二十八團相比有所遜色,因此兩個團的官兵各有優越感,互相不服氣,團結方面出現過一些問題。有幾次部隊打了勝仗,軍部決定二十八團繳獲的武器挑好的撥給三十一團,可是二十八團的官兵們不樂意,軍部決定執行不了。
朱德聽毛澤東提出兩個團的主要進行調整,認為很好,
便說:“是呀,二十八團我帶得多,三十一團你帶得多,兩個團的主要對調一下也好。不知你的意思怎樣調法?”
毛澤東顯然事先有所考慮,他說:第二十八團團長林彪不動,黨代表由何挺穎擔任;第三十一團的黨代表由蔡協民接替,團長改為伍中豪,原團長朱云卿調到軍部擔任副參謀長。”
朱德聽后問道:“何長工不任第二十八團的黨代表了,對他 怎樣安排呢?”
毛澤東答:“我想把他的工作任務放在抓特務營、獨立營改造方面,具體怎么操作,過幾天我們商議一下。”
陳毅提出建議:“兩個團之間的營級是否對調幾個,軍政互補。”
“好啊。”毛澤東表示贊同,對朱德說:“玉階兄去考慮吧。”
事情就是這樣,毛澤東、朱德與陳毅意見一致,決定了的事, 無需什么正式會議或任命文件,由軍委派人到各團的軍人大會上宣布,對調的就算走馬上任了。
11月17日左右,紅四軍的軍政集訓開始了,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的時間比例是六、四開。
軍事訓練要求非常嚴格,參照蘇聯紅軍的教練方法,從隊列、射擊、刺殺等基本動作練起,再轉向戰術要領的演習。訓練以連為單位進行,軍部統一組織了一批具有軍亊專長的擔任教官,總教官是朱云卿和二十八團參謀長王展程。所有的演練要求按實戰進行,比如利用地形地物演習隱蔽、進攻、打運等,除了帶槍,還得背上背包。二十八團的做法更加特別,演練搶占山 時,每個人要背上二三十斤的石頭,規定多少時間沖上目的地, 達不到要求的再來一次。練習射擊時,全部搞無依托瞄準,一練.就是半個鐘頭,要求做到每顆子彈都能擊中目標。至于跨越壕 溝、通過障礙物的練習,也是實戰性的,凡不符會規定動作、規 速度的一律重來。所有的,從排長起到團長、團黨代表,無一例外地參加訓練。
各支部隊辟設了專門的訓練場地。第二十八團的演練場在北門的校場坪,第三十一團在南門外巽峰書院的操場,野戰演習均在新田灣的山腳下進行;特務營與獨立營在露霞村利用幾塊曬谷的坪地作為訓練場所。
政治教育的講課、聽報告與討論相結合。軍部統一編排了課程表,由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輪流到各部隊上課、作報告,聽 完報告后由連隊組織討論。
綜合參加過新城整訓的老同志回憶資料,毛澤東、朱德等人講課、作報告的主要內容,緊扣在三個方面:一是紅軍要不要設立黨代表制度,二是怎樣加強士兵委員會的作用,三是部隊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在討論的時候,要求按照報告人的主題,結合部隊的實際情況發言。比如,對于紅軍大隊在冒進湘南期間, 曾經取消各級黨代表這件事,討論得最多。
紅軍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冒進到湘南后,過去就抱怨“黨代表管得太寬,一支槍也要黨過問”的部分軍事,這時情緒更加激烈了,有人竟喊出“反對一切歸黨支部”的口號,提出取消各級黨代表;這就造成各級黨代表無法開展工作,無形中被取消了。連隊的政治工作無人過問,頓失中心,種種非無產階級傾向紛紛暴露,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執行大不如前,軍事無人管束。朱德、陳毅等人目睹這種狀況,果斷地決定恢復黨代表制度。
在紅四軍“六大”會議上,代表們對取消黨代表的做法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六大”《決議案》明確指出:“連支委為紅軍黨的工作的核心,黨代表則為此工作核心之負責者,并同時負有計劃督促政治工作之公開任務,在事實上目前黨代表制度不應取消。”
紅四軍官兵們通過對這件事的討論,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取消黨代表的危害,增強了加強黨對部隊政治領導的意識。在討論加強士兵委員會作用和部隊開展群眾工作的問題時,引導大家提高對改善官兵之間和之間關系的認識,提高對部隊開展群眾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戰士的思想覺悟。正如毛 澤東在向中央的報告中寫的:“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斗爭中不出怨言。”
紅四軍軍部特務營和獨立營在蓮花不到兩個星期,完成任務后返回寧岡繼續參加整訓。對于他們來說,還有另外一項內 容,就是戒禁鴉片煙;特別是原來川軍出身的特務營,許多人除了鋼槍,還有一桿煙槍,人稱“雙槍兵”。在以何長工為書記的行委領導下,當時對他們施以強行戒煙。陳毅也多次到特務營來關注這項事情,指出把改善伙食、增加文體娛樂活動、進行階級教育與戒煙結合起來。通過一系列春風化雨般的工作,對改變這些兵的劣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部隊的政治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雙槍兵”們丟掉了煙搶。建國后,已是解放軍中將、河南省軍區司令員的畢占云,在北京遇到何長工,兩人談起往事時仍感慨不已。他曾講過:“要是沒有新城的這次整訓,我們那個營能否走完革命道路還是個問題。”
紅四軍在新城的軍政整訓,也被稱為冬季整訓。其實,所進行的時間只是一個月左右。時間雖然不長,但所起的作用是顯著的。不僅部隊的軍事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思想面貌亦是煥然一新,全軍上下,戰士之間,團結一致,斗志高昂。
正在部隊的整訓熱火朝天進行之中,12月上旬,紅四軍前委接到交通員傳送來的湖南省委的指示信。信是寫給湘贛邊界特委和紅四軍軍委的,題為《關于最近發生的蔣桂沖突、平江獨立第五師的兵變以及省委對工作的指示》,寫于8月12日。信中告知以彭德懷的第一團為主,加之黃公略所率第三團第三營,賀國中所率該師隨營學校,分別在平江、嘉義、岳陽舉兵起義,隨后改編為紅軍第五軍第十三師。
毛澤東與朱德等人閱了湖南省委來信后,感到十分髙興,都覺得如果紅五軍也能夠到井岡山來,該有多好呀!前委當即召開小范圍的會議,決定由何長工帶領軍部特務營、獨立營,向北迎接紅五軍。
紅五軍根據湖南省委指示,在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下,于8月底從平江出發向井岡山轉移,11月27日進抵萬載一帶。此時正繼續向南開進。
何長工接受命令后,翌日帶領兩個營向北出發。
上一篇:二十九、八角樓的燈光
下一篇:三十一、紅五軍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