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朱德在作出主動撤離湘南的決策后,為使部隊安全轉移,一方面指示安仁的唐時雍(即唐天際)迅速發動安仁暴動,并派出部隊給予支援,同時將工農革命軍一師主力及司令部由耒陽移至靠近安仁邊界的驁山廟;一方面調集耒陽數萬農軍,做好防止敵軍南犯的準備。
3月下旬,毛澤覃率特務連到達耒陽,向朱德匯報了毛澤東部已進入湖南,準備策應湘南暴動部隊的行動。于是,朱德于3月29日正式下達撤離命令。一場奔向井岡山的偉大戰略轉移行動開始了!
湘南人民群眾眼見這支浴血南昌、轉戰湘粵的雄師移師南向,無不懷著依戀之情。附近的群眾都成群結隊地圍著革命軍指戰員們,把煮熟的雞蛋,大把的煙葉,連夜趕制的米粑,塞給在這塊土地上奮戰了三個多月的將士們。懷著對父老鄉親的眷戀之情,工農革命軍指戰員離開湘南,踏上了新的征程。朱德、陳毅兵分兩路,互為犄角。朱德率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及耒陽第四師經安仁、茶陵方向向江西寧岡進發;陳毅率宜章第三師、郴縣第七師向資興、桂東移動,逐漸向江西寧岡靠攏。
朱德一路離開耒陽縣城后,由觀音閣直入安仁。沿路敵軍懾于朱德的威名,不戰自潰,安仁縣長周一峰也棄城而逃。4月1日朱德部占領安仁城。部隊稍事休整后,繞道茶陵,于4月20日退至酃縣沔渡。安仁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主席唐天際,按照朱德指示,完成警戒尾追之敵的任務后,率領安仁縣黨政和農軍撤出縣城,一路邊打邊趕,在酃縣沔渡追上了朱德部隊。
由陳毅率領的宜章農三師和郴縣農七師東撤后,在折嶺重創了前來尾追的范石生部一個團和宜章縣鄺鏡明保安隊,于4月8日到達資興。同日,黃克誠帶領永興縣農軍千余人,劉泰、鄺鄘帶領耒陽縣農軍700余人,黃義藻、李奇中率資興農軍1600余人也趕到資興集結。當集結隊伍尚未撤出資興縣城時,敵第十三軍二師的一個團即尾追而來。郴縣農七師第三團在團長蒙九齡的指揮下,與敵展開了巷戰。戰斗中,雙方傷亡較大,蒙九齡在戰斗中不幸犧牲。正在這時,何長工、袁文才率工農革命軍第二團趕來支援,敵人才不敢繼續追擊。向井岡山進發的這支龐大的農軍,人員繁雜,其中有許多老人、小孩、婦女,加上沿途的群眾,隊伍越走越多,越走越大,行軍速度也就越來越慢。為了保障部隊和群眾的安全,陳毅等軍中領導只得精心組織、疏導,鼓勵移師的信心與斗志,引導部隊和群眾向著井岡山方向前進。當部隊到達資興彭公廟時,會合了從井岡山下來的何長工、袁文才率領的部隊,于是一路往桂東插入酃縣的中村、水口,于4月21日到達酃縣沔渡,一同與朱德部隊主力會合。
在沔渡小街上的一間民房里,陳毅、何長工、袁文才和湘南幾個縣委的負責同志會見了朱德。朱德十分高興,他所期望的勝利撤離湘南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為了進行兩軍會師的準備工作,4月22日,何長工、袁文才率工農革命軍第二團,先行離開沔渡,回師寧岡。
上一篇:湘南暴動-井岡山會師